三国三大战役为何两次发生在荆州这一个地方( 二 )


赤壁大战
荆州这个地方,刘备可以暂时罢手,因为他有艰险的蜀道可以作为屏障,但他不能失去汉中,失去了,成都就没有了保障 。所以,刘备必须和孙权讲和去夺取汉中 。孙权不能丢,而且最不能丢的就是他,丢掉了,东吴就没有了丝毫的险阻要塞,国家危亡马上呈现 。但是,孙权在东部合肥刚刚失利于曹操,西部又和刘备刚刚战罢,一时还需要休养生息,因此也不得不和刘备言和 。曹操也不能丢,丢掉了,许都将门户洞开,成为荆州所有者直接攻击的对象 。
这就是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动力所在吧!
正如前面所说,关羽的襄樊之战,威胁的不仅仅是曹操,更严重的是东吴 。所以,当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了庞德以后,中原震动,曹操甚至都考虑到迁都以避锋芒 。毕竟,曹操一世枭雄,手下人才济济,智谋之士甚众,有人看到了问题的关键,荆州对东吴更为重要!司马懿和蒋济都看到了这个关键,说:“于禁等人战败,是因为大水,并非是攻战失利,对国家大计没有构成大的损害 。刘备和孙权,从外表看关系密切,实际上很疏远,关羽得志,孙权必然不愿意 。可派人劝孙权威胁关羽后方,答应孙权把江南封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事情果然被他们看准,孙权写信给曹操,要求替朝廷效力(这时候孙权向曹操称臣),讨伐关羽 。同时请求不要泄露消息 。曹操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但同时听取了董昭的建议,将消息泄露 。这样一来,樊城的曹仁坚守,前来支援的徐晃破围,孙权在后方偷袭了江陵,关羽失败被杀 。也是关羽大意,他认为孙权不敢用兵,东吴的大将吕蒙养病不在,代替他的陆逊年轻且表现的非常谦卑,东吴也不会出兵 。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下属会背叛 。这就是“大意失荆州” 。大意的还有刘备和诸葛亮,关羽搞出这么大一个动静,两人竟然都没有丝毫配合的行动和建议 。
司马懿等人为什么会说孙刘两家貌合神离?就在于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这儿虽然不是他们的脚跟、他们的心脏,但却是他们的脖颈,失去了荆州,就是让人掐住了命脉 。所以,无论是什么协议,都不如命重要,这就是孙权敢偷袭关羽的根本所在 。
荆州丢失的时候,刘备还是个汉中王,第二年当了皇帝 。当皇帝的第二年,刘备不顾属下大多人的反对,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亲自东征伐吴 。这就发生了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 。假如说刘备是个小富即安的皇帝,荆州丢了也就算了,蜀汉国还有西南的云贵、西北的凉州好大片土地等着他去开拓 。但问题是刘备是汉朝皇家后裔,又是当世英雄,他要续的是汉祚,要回到中原,没有荆州不行 。就像后来的诸葛亮,在北部搞了个轰轰烈烈,但效果却是了了,为什么?就是那地方不利于任何一方进攻,除非双方力量悬殊 。荆州这地方则不同,它就像陆逊说的夷陵一样,易得也易失,也就是利于进攻但不能久拖不决 。
夷陵之战
东吴人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总是先巧妙的周旋,等到看准了时机然后一击致命,赤壁战曹操,江陵偷袭关羽都是如此 。有了这两次的经验,陆逊的夷陵之战也是采取了这种战法,先是节节败退,逐次抵抗,到了一定的地方,就做顽强抵抗 。到了需要坚守的时候,陆逊甚至连公族的孙桓也不顾 。正因为如此,陆逊在刘备进攻锐气受挫之后,一把火将刘备四十余座营寨烧毁,刘备从此彻底退出了荆州 。
蜀汉国虽然退出了荆州地区,可这儿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魏吴两家谁也不敢丝毫懈怠,这儿还是在不时地打打斗斗,直到蜀汉国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