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刀下到底都斩过些谁?文丑是关羽杀死的吗( 二 )


有人问了:这么多事都是虚的,合着关羽谁都没斩?
答:还是有的 。那就是关羽斩颜良了 。
《三国演义》原文里,颜良十万大军围了白马,与曹操对垒;曹操派吕布降将魏续宋宪出马,被颜良斩了;徐晃出战,二十合败回来 。到此为止,和当年华雄待遇一样:先来几个炮灰,垫垫场面 。然后关羽出战,过程极为冷艳:关羽看看河北十万大军、麾盖下的颜良,觉得是土鸡瓦犬、插标卖首,于是拍马而下,一刀斩了颜良回来 。
历史上,没这么复杂 。当日颜良围白马,曹操派关羽和张辽为先锋去解围 。史书上,一句话而已: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
不过瘾吗?想一下当日场景:
关羽远远看见了颜良麾盖,于是单骑而入,万军之中,斩了颜良,带其首级回来,袁绍诸将,无人能当 。这不是编造的传奇,而是活生生的真实 。打过群架的都知道:好汉敌不过人多,面对十来个人,冲进去二十米都算好汉了;而关羽,突进万军之中,斩了勇冠三军(袁绍家公认)的颜良首级回来 。
例子不算多,但这一战,就够了 。
实际上,这一战如此传奇,以至于出了后来的事儿:
关羽死后三个半世纪,齐国和陈国交战,齐国有位善射的胡人,箭无虚发 。陈国吴明彻对巴山太守萧摩诃说:“如果干掉这家伙,敌军就没士气了,您的才华也就不逊色于关羽了 。”
萧摩诃单骑突入齐军,掷铣击杀了胡人,又斩了齐军十余人,于是萧摩诃被认为当世猛将,足以和关羽媲美 。
因为事实上的古代打仗,并不像评书里那样传奇:两军对圆,将军出阵,刀枪并举,打个百八十回合 。单骑突阵,本来就是高难度的活儿 。屈指可数,简直绝迹 。
就在三国正史里,魏国两位大当家,大司马曹仁在南郡之战里突入周瑜军,救出牛金,就被认为“将军天人也”;张辽八百人天亮突击孙权,乱军中亲手斩了对方二员无名将领(倘若有名,定当有述),就足以让江东小儿不敢夜哭 。
而三国中,万军突阵,加上手斩对方领军大将的例子,有且只有关羽斩颜良一个孤例,而已——后世类似的例子,都不算多 。
小说里吕布在虎牢关前的威风,正史未见;小说里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也是罗贯中给硬编的;许褚裸衣战马超,正史是没有的,最多是许褚瞪了马超一眼;张飞与马超的挑灯夜战,正史也是没有的 。
事实是,正史的三国,没有罗贯中先生编排的那么多华丽单挑,但关羽斩颜良,却是这里头为数不多真实的、声闻后世的、独自斩将并决定战役胜负的传奇 。如是,关羽的许多战例,都是《三国演义》编的,但因为这一战如此光辉灿烂,足以让同时代如周瑜,都承认“关张熊虎之将”,足以让后来数百年,萧摩诃、杨大眼、薛安都等猛将,纷纷“时人比之为关张” 。
因为当《三国演义》里,人人都能斩将突阵时,关羽斩的那些将,就不显得多华丽了;但还原历史,当你发现正史之中,其实只有关羽,真的曾万军披靡、斩过对方大将、一击决定整个战役胜负,而其他诸将的单挑故事基本是编的之后,大概就能明白他独一无二的分量了 。
这其实就是个善良粉丝罗贯中帮大家吹牛的故事 。赵云斩过多少将,张飞刺过多少将,黄忠射倒过多少将,大家私下里吹得乐呵,也不显得关羽多么了不起;最后要证据了,一清算,大家全都只在评书小说里威风,只有关羽真能交出颜良的人头和袁绍万军作为目击证人,忽然之间,关二爷这逸伦超群、熊虎之将、万人之敌等称谓,分量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