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父之战:失败未必从主力崩溃开始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显示出地崩山裂式的态势,最明显的表象是主力部分被彻底击溃,或者溃散 。然而,溃败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从主力开始,甚至主力还未伤到毫发,战斗序列就已经分崩离析,局面完全不可收拾,说得形象一点,主力还在摩拳擦掌呢,败局就已经确定 。这是怎么回事?
这如同一个主力球员,他必须有外围和打掩护的盟友,别看主力威风凛凛,也别看这些外围和盟友卑弱而不显眼,可他们一旦被突破,主力丧失左膀右臂,甚至连战斗力尚未发挥之际,就已经毫无作为了 。项羽够猛吧,其战术水平恐怕不在白起和韩信之下,一直到垓下之战前,还能打得刘邦摸不着北,然而,他的盟军英布和彭越却已经加盟刘邦,他毫无外围而言,因此最终被韩信轻松解决 。
网络配图
例如公元前519年的吴楚鸡父之战,是一场长江中游与长江下游的争霸战 。吴国想要进入中原,必须争夺楚国占据的淮河流域,具体而言就是州来这地方 。双方就在这一年围绕淮河流域展开激战 。战争似乎是在楚国和吴国之间展开,其实战斗组成很复杂,起码楚国这边是一个成员众多的联盟阵营,除了主力楚国外,还有胡、沈、陈、许、蔡等七个小兄弟,他们都是主力的外围,或者说后援,虽然战斗力不够强大,但如果没有他们,主力就无法真的强大起来 。翻阅《左传》,我们就会发现,春秋时代的战争很多都是大国带着小伙伴群殴 。
【鸡父之战:失败未必从主力崩溃开始】楚国这一年有点背,主帅阳匄带病率军,结果病死前线,这对楚军的打击很大,于是新统帅将部队转移到鸡父一带,准备在此展开决战 。而吴国这边的主帅则是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夫差他老爸 。公子光认为,击败楚国的关键不在于与对方主力面对面决战,而是拆掉主力的外围 。他分析了对方的战斗组成,这些外围都很脆弱,要么同床异梦,要么不堪一击,尤其是新上任的老大没什么说服力,更是罩不住这帮小伙伴,先击溃对方的小伙伴,接下来主力自然就溃散了,“诸侯乖乱,楚必大奔” 。
公元前519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九,是晦日,本来按照当时的国际准则,这一天任何国家都不能动武 。公子光不按规则出牌,发动突袭 。当然,这次突袭很不像样子,完全没经过训练的三千吴国囚徒以极其松散的序列向楚国的小伙伴冲锋 。这次冲锋很快就被打垮,囚徒们掉头就跑 。楚国的盟军被表象迷惑,发起追击,一追就进入吴国的埋伏圈 。
在埋伏圈内,楚国的小伙伴很快被解决掉,他们的国君和主将或被杀,或被俘 。为了让他们的失败有画面感和冲击力,吴国将这些战败的士兵又放回阵前,这下很要命,胡、沈、陈这些小国的士兵鬼哭狼嚎地跑回来,口里叫嚷着:我们国君战死啦,我们主将被俘了,快跑啊 。(曰:“吾君死矣 。”)
网络配图
吴国要的就是这种强大而有渲染力的画面和声响效果,楚国的小伙伴一听说,吓得掉头就跑,一跑战斗序列就乱了,楚国军队还没和敌人交手,就溃散了,“三国奔,楚师大奔” 。
对于这次战役,记载历史的人都不好意思说楚国参加了战斗,“不言战,楚未陈也”,原因是楚国还没有进入状态 。
由此可见,击败强大的对手未必要攻坚,只要戳其薄弱环节,造成其混乱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