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的设立

治从古至今 , 都是判断一个政府 , 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古代帝王为了保证司法独立 , 发明了一种“三权分立”的地方管理制度 , 其中负责司法的最高长官就是按察使 。
公元711年 , 唐睿宗置十道按察使 , 为常设官员 。负责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 , 为各州刺史的上级 , 权力仅次于节度使 , 凡是有节度使的地方 , 都会设立按察使加以掣肘 。1199年 , 按察使的职权有了一定的变化 , 大宋皇帝开始让按察使 , 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 。
到了明代 , 地方上搞起了三权分立 , 按察使成为了 , 一省司法长官 , 与布政使、都指挥使分掌一省民政、司法、军事 , 合称三司 。满清入关后 , 按察使职权范围不断变大 , 开始兼职分管邮驿 , 还多了一个臬台的别称 。直到1912年 , 清朝灭亡 , 军阀混战 , 按察使这个官职才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
【按察使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