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法海的原型:真实的法海是大唐高僧宰相之子( 三 )


法海凭着超人的毅力,苦心经营,终于创建了规模宏伟、别具一格的金山寺 。他开江南一大佛教寺院,对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
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法海洞”里雕了尊石像来供奉他 。宋代诗人张商英称赞他是“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1980年,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主持护送鉴真大师像回扬州大明寺探亲,顺访金山寺,见法海塑像,特别审视其手掌,果然有断指一节,十分感动 。
法海是得道高僧,历史上从没有拆散过别人的夫妻和家庭 。据说他倒是曾驱赶过一条巨大的白色蟒蛇归入长江,后人才据此演绎、创作出了一部《白蛇传》 。
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 。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 。”原来,法海初到金山时,大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大白蟒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 。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终将其赶入江里 。
而据《高僧传》记载,早在法海云游至镇江80多年前,有一位高僧名叫灵坦,是武则天的侄孙,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出家为僧 。灵坦曾在金山的蟒洞中打走一条白色巨蟒 。后来,人们把这些毫无关联的人和事拼凑在一起,加以虚构,而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
明末冯梦龙所编撰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一部《白蛇传》 。其实当时的法海似乎还是个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但不知怎么的,其“恶僧”的形象却逐渐广泛流传开来了 。
至于浙江杭州西湖边发生的动人爱情和江苏镇江金山寺里敲钟念经的老禅师,西湖边的古塔与金山上的寺庙,两者在空间距离上很遥远、在心理距离上很悬殊,本该井水不犯河水、风马牛不相及,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那就是文人墨客创造的本事、民间大众流布的力量了 。
但还有别的说法,认为法海另有其人 。据唐朝李华的《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明朝吴郡陈谦的《讷庵随笔》等资料中说,法海并非裴休之子裴文德,而是中盛唐之交一位金陵和尚,径山大师(俗名马元素,延陵人)同门师弟,他们都是南京郊区牛首山威法师的传法弟子,这一辈的僧名都带个“法”字 。抗战前出版的《人名大词典》中“法海”条目写道:“法海,丹阳张氏子,字文允 。少出家于润州鹤林寺,该通外学,圆入一性,擅独悟之名,剖不决之义 。……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肄,与昙一,灵一等同推为颜冉 。复与杼山画公为忘年交 。”
又有其他史书记载,法海俗姓张,广东曲江人氏,唐代中期睿宗至玄宗年间一位禅宗高僧 。法海是六祖慧能几十名弟子中颇有成就的一位 。他曾在韶州河西大梵寺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义,言下顿悟 。后听六祖讲佛理,记其法语及出世因缘,并把不识字的六祖讲说全部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成著名的《六祖坛经》 。这是中国禅师自己所著的唯一可以称为“佛经”的名著 。它发扬大乘教义,把诸多佛家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此后千百年的中国文化思想有深远影响 。法海作为六祖亲传弟子,曾主持镇江金山寺 。他修持法性,超凡脱俗,正道中行,破除是非,本与红尘中的恩仇爱怨无牵无涉,却想不到“闲目佛前坐,骂从戏中来” 。这自是宋元话本的捉刀人张冠李戴、牵强附会、胡编乱写而搞出来的“杰作” 。
【解密法海的原型:真实的法海是大唐高僧宰相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