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法海的原型:真实的法海是大唐高僧宰相之子( 二 )


民间故事、文艺作品中的法海固然如此,对其是非功过,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吧 。我还另外写过一些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搜索和参考 。但在本文之中,我主要是想讲一讲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其实这是唐朝一位很有成就的得道高僧,而且是李唐王朝一代名臣、贵为宰相裴休的儿子 。对此,想必知道的人就很少很少了 。
我先介绍一下法海的父亲裴休 。裴休,生卒年不详,字公美,唐代河内(今河南济源) 裴村人 。出身官宦之家,家世奉佛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考中进士 。历任节度使、礼部尚书、太子少师等职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升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在相位5年 。为官廉洁,治理有方 。博学多才,诗文书俱佳 。《全唐诗》收录其作《题泐潭》:“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 。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 。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足见文学根底不浅 。大家熟知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还有《圭峰禅师碑》、《定慧禅师碑》等,便是由其撰文和书写 。《新唐书》、《旧唐书》均为其立传 。
裴休对佛教信仰相当虔诚,与禅宗有深厚因缘 。在禅宗史上,他与同时代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大夫等居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他与湖南宁乡沩山灵佑同门,精通华严宗教旨与禅宗心要 。唐武宗李炎执意谤佛、毁佛,而裴休尽力抗争,为佛教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唐宣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正值兵荒马乱,避难在香严和尚会下做小沙弥,后到盐官会中作书记 。后来小沙弥当上皇帝,即礼聘同门师兄裴休入朝为相 。裴休中年以后断绝肉食,摒弃诸欲,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 。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在中国佛教史上堪受“宰相沙门”的美称 。
也因为如此,裴休后来还将自己的爱子裴文德送入佛门,出家为僧 。而裴文德就是今人熟知的法海 。
据江苏《金山寺志》、《丹徒县志》、《京口三山志》、《京口山水志》等有关资料记载,金山寺祖师法海老禅师,俗名裴头陀,其实正是裴休的儿子裴文德 。裴文德刚出生便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后博览群书、才学优异,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 。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于是亲自送他入佛门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字字句句劝勉他精勤向道,莫荒废大好时日 。
其文摘录如下:“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犹称尊 。”
又有偈语:“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穷山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 。”
但这位年少的翰林学士,最初经不起寺院的苦行生活;可父命难违,只有强忍 。有一天,他将满腹牢骚以一偈道出:“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听了,微笑随口说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即法海)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并最终成为一位得道高僧,一位对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有卓越建树的佛学大师 。
还有一个说法是,裴休因笃信佛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捐建密印寺(位于今湖南宁乡沩山) 。时年,皇子得恶疾,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 。裴休送自己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其赐号“法海” 。就这样,裴文德成了日后如雷贯耳的法海 。后来法海云游大江南北,在杭州西湖畔留下了与许仙和白娘子的民间故事 。于是,虔诚的高僧几经蜕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遭人唾骂的和尚 。
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法海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泽心寺修禅 。但此时,初建于东晋时期的泽心寺大庙倾毁,杂草丛生 。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要修复寺庙 。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 。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 。一次,法海在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 。他不为金钱所动,将其上缴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 。李琦上奏唐宣宗,皇帝深为感动,赦令将这批黄金发还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赐名金山寺 。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 。现金山寺塔西面下侧仍有一个“法海洞”(又名“裴公洞”),据传便是法海当年修寺时所居的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