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简王姬夷简介史书中没有任何事迹记载的帝王

周简王姬夷(?—前572),即周简王,周定王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 。前586年—前572年在位,在位十四年 。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 。公元前572年九月姬夷病死,谥号为简王 。死后葬处不明 。其子姬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
人物生平
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 。但这时,除了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东南地区,原为楚国属国的吴国兴起,屡次攻入楚国,卷入了春秋混战的行列 。在晋国,晋景公为赵朔平了反,派人请来程婴和尚未成年的赵武,并允许程婴带兵攻杀了屠岸贾,灭了屠家一族,为赵氏一门复了仇 。赵武成年后,袭父职,又为晋国重臣 。这时,程婴却拜别大家,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我所以没有尽忠死节,是为了抚育你,为赵家保住后代 。如今你赵氏一门大仇已报,冤屈已伸,你也袭职立业,我应该报答令尊大人的知遇之恩和老友公孙杵臼的一片赤诚之心了 。”说完就自杀了 。赵武十分哀痛,为他服丧3年,每年春、秋两季都去祭祀他的坟墓 。周简王姬夷在位时,他本人也无要事可述 。
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 。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 。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 。晋国乘楚背弃秦国之机,击败秦国于麻隧(今陕西泾阳北),暂时解除侧背威胁;又以会盟方式巩固与吴国的联盟,形成南北策应以对楚之势 。楚国亦置弭兵之盟于不顾,于周简王十年出兵进攻郑、卫,对郑软硬兼施,迫其叛晋附楚 。次年春,郑发兵攻宋,全歼抗郑之宋军于勺陵(今河南宁陵南) 。由是,保宋图郑或保郑图宋,便成为晋、楚争夺中原霸权的焦点 。
此时,晋国虽有内部不睦之忧,仍排除晋卿士燮留外患以警内忧的主张,决定不失争霸良机,兴师伐郑以救宋,进而与楚决战,重振晋国霸业 。当年四月,晋厉公为防止郑军阻遏晋军渡河水(黄河),急令与晋结盟的卫国派兵先趋鸣雁(今河南杞县北),威胁郑军侧背,使其不敢北进 。又分遣新军主将郤犫、大夫栾黶联络齐、鲁、卫等国出兵会集郑地鄢陵 。
随即令下军副将荀罃留守国内,晋厉公亲自统领大军南下,按上、中、下、新四军编成:栾书为中军元帅,指挥全军,士燮为副将;郤锜为上军主将;荀偃为副将;韩厥为下军主将;郤至为新军副将;厉公率公族亲兵居中军 。楚共王得知晋军攻郑,亦亲率楚军及夷兵救郑,按左、中、右三军编成:司马子反为中军将,指挥三军;令尹子重为左军将;右尹子辛为右军将;楚王率左、右两"广"(每"广"30乘)亲兵戎车居中军 。楚军由申邑(今河南南阳北)出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向北疾进,迅速与郑成公所率郑军会合,企图在齐、鲁、卫三国之军到达鄢陵之前与晋展开决战,以优势兵力制胜 。
五月,晋军渡过河水,虽然士燮力主退兵,晋厉公及栾书等多数军将仍坚持既定决心,催军前进,于六月进抵鄢陵 。是时,齐、鲁、卫三国之军尚在途中,而楚军及夷、郑之兵已迎头赶至战地 。六月二十九日,楚军不顾兵忌晦日作战,利用晨雾掩护,先机迫近晋军营垒布阵,造成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 。晋军统帅栾书自知兵力单薄,且受楚军之逼,主张先避其锋,固营坚守,待诸侯援军到达,以优势兵力转取攻势,乘楚军后退而击破之 。郤至则认为楚军将帅不和,郑军阵势不整,夷兵不能成阵,且部伍混杂,纪律松懈,彼此观望后顾,没有战斗意志,力主不待援军而速决取胜 。晋厉公鉴于固守待援尚需时日,则战场情势难以逆料,而乘楚军之隙迅速展开决战,虽兵力不及楚军,亦可获胜,乃弃栾书之谋而从郤至之见 。又采纳士燮之子士匄之谋,在营内填井平灶,扩大空间,就地列阵,既可摆脱不能出营布阵的困境,又能隐蔽自己的部署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