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义和团民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从无畏到怯懦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和直隶爆发,标榜“扶清灭洋”,烧杀抢掠教堂教民,杀害传教士和其他洋人 。为保护使馆安全,各国驻京公使要求调卫队进京 。5月31日,经清政府同意,各使馆调进卫队300余人 。其后,团民陆续进入京城,活动不断升级 。6月10日,各国公使感到危险逼近,决定增调兵力保护 。当天,英国海军舰队司令西摩率领2100余名八国联军,由塘沽登陆,然后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中途遭遇义和团袭击 。从此开始,一部分团民参加了同八国联军的战斗 。
“英勇”来自上法吞符
对于团民在与联军作战时的表现,一种主流观点认为极具“英雄气概”,说他们以血肉之躯与侵略军搏斗,英勇抗击,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颂歌 。引以为据的一则史料就是:“拳匪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竞冲头阵 。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 。”
这种情形在头一两次参加战斗的团民身上,确实存在过 。如6月12日义和团在廊坊拦击联军时,团民“挥舞着剑、叉子和棍棒,迎着机枪的射击越跑越近……那些年轻的男人们,明显地处于极度疯狂状态,他们撒野地跑在那些疯狂人群的前面 。……他们显示出使人震惊的英勇……持续了一个小时的连续速射……他们被击退,并确信他们已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14日,团民呐喊着企图夺取并摧毁装甲列车,联军猛烈射击,“但他们仍以惊人的勇敢向前冲,完全暴露在联军的火力之下,毫不顾及自己生命地挥着刀剑 。当他们冲到最后六十或七十码时,一挺马克沁机枪向他们开火了……尽管盲信之徒极其勇敢……但当后面的队列踏在前面队列的尸体和倒下的伤员之上时,他们的勇气丧失了,扔下了长柄叉、大刀和火绳枪,为了宝贵的生命逃走了 。”北京的团民开始助攻各国使馆时,亦“自恃其术,每出攻犹踊跃自效”,但被击毙多人以后,同样“渐知枪炮之不可避,遇西兵则相率鼠窜 。”
团民初与联军战斗时的英勇来自何处?
刀枪不入是不可能的,神灵附体是骗人的 。但调查材料显示,上法以后,团民的勇气确实来了 。有些团民说:“磕头上法,大喊大叫地往前闯,看样子都忘了洋人的洋枪子弹蹭头发了 。”“打仗时神护着你的身体,枪子来了就顺着身子的两边跑过去了 。神让你累也不知道累,分外的有精神 。”文献也有记载:“团中童子甚多,有年仅八九岁者,执刀临阵,自云上法后,身不自主,但觉气急不可耐,故前奔耳 。”
那么,团民上法之后神就附体,“竞冲头阵”,“视死如归”的奥秘到底在哪里?一位团民的自述解开了这个谜团 。
上法的关键不在念咒请神,而在吞符 。“义和团每人一道符,用朱砂画在麦黄纸上 。”为什么喝了符就有勇气?世世代代在义和门习武的团民索克恭予以最直截了当的回答:“画符用的红砂是兴奋药做的,喝过符一小时内,心神烦昏,光想打仗 。一个时辰过了就没事了 。”另一位团民说:“据说喝符仅能在一个时辰内管用(符纸可能用兴奋药书写,起心理感,实际并不能避枪炮) 。”
奥秘就在“兴奋药”三个字 。符是用掺了兴奋药的朱砂画的,喝下符就等于服用了兴奋药 。兴奋药含有使人兴奋和暂时迷失本性的成分,所以团民喝下以后,“心神烦昏,光想打仗”;而且这种药只在一小时内发生作用,过了这个时间,人就恢复了原样 。团民的“英雄气概”就是来自兴奋药 。
尽管目前笔者只见到一位团民将“英雄气概”的奥秘曝光,显得证据略嫌孤单,但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