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一个后英雄时代的大宗师:太极张三丰

读金庸武侠,张三丰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老人家 。金庸给张三丰的情节,一在十几岁,一在九十岁以后,可谓一首一尾,独独缺了中间的七十年 。我曾经想过,金庸先生应该为这位大宗师写一部传奇,那定然好看之极 。但左思右想总觉有些不妥,忽然间发现,原来张三丰所处的,是一个江湖的“后英雄时代” 。后英雄时代,大体是说英雄们的集体光芒暗淡之后,后继无人的那一段年月 。历史上魏晋后期阮籍嵇康所处的时代大体就是一个后英雄时代——曹操他们都已去世,而后继者无论从生命的哪一个部位来看都已失去了伟大壮烈的生命精魂 。
张三丰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 。正当他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第二次华山论剑都已远去,大胜关英雄大会、襄阳城英雄大会也已经过去许久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已经演变为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当中东、南、中都已年近百岁,郭靖的生命力也已经不再强健,杨过一心隐居 。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都将退出江湖 。这时候还是张君宝的少年张三丰,面对的只能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 。于是张三丰近百年间只能独领风骚,做一个寂寞的大宗师 。依我看,这样的张三丰当然不乏可爱之处,但时代缺少英雄的集会碰撞,毕竟不够精彩,因而金庸先生没有为张三丰做传奇 。所以,金庸先生笔下张三丰一生的主要经历,仅只寥寥数百字而已,只说他是“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 。
可以对这个时代的江湖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九阳真经》一分为三,少林派得两三成,郭襄得两三成,张三丰(时名张君宝)得五六成 。少林派武学得九阳神功之助,如虎添翼,几十年间武学境界更上一层楼,以致倚天中少林派绝顶高手不乏其人 。在射雕和神雕中少林派并无杰出人才出现,从倚天开头几回推测,当时少林派武学修为最高的天鸣、无色、无相都远不是杨过的对手,只一个无意中习得九阳神功的觉远内力堪与郭靖、杨过等匹敌 。但到了倚天中期,见、闻、智、性四大神僧的武功虽不如张三丰、张无忌,但除此之外堪与任何高手匹敌,而渡厄、渡劫、渡难三大神僧更是几乎天下无敌 。有此倒推,可以猜测张三丰一枝独秀的那几十年内,少林派的武功也大有进益,不过似乎还不足以与屡有大彻大悟的张三丰匹敌 。郭襄于四十岁上创立峨眉派,其时她融会各家绝学,武学修为已臻绝顶境界 。其后峨嵋派的风陵师太,想来也是宗师级人物 。但不论郭襄本人还是其传人风陵,都不能与张三丰相提并论 。这一点虽然在书中没有明显证据,但可以按常理推测 。
【金庸武侠中一个后英雄时代的大宗师:太极张三丰】此外还有一个高人,就是昆仑三圣何足道 。但与张君宝一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武功比杨过是差距很大的 。这一战使他心灰意冷,此后恐怕再也不会踏足中原 。或许其后他潜心武学有所进益,但想来也不会为世人所知 。所以,何足道可以不道 。这几家几派为我们所熟知,至于我们所知不详的一些门派,比如崆峒、青城,也许不乏杰出人才(倚天里面攻打少林三僧“金刚伏魔圈”的那几位就算得),但几乎可以肯定都难以与张三丰比肩 。如此看来,江湖上注定是武当祖师张三丰独领风骚的局面 。但,我们不能忘记另一个很重要的江湖组织——明教 。明教数百年间以一教之力与各正大门派抗衡,力量自然不可小觑,杰出高手辈出 。大体与张三丰中年以后同时的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就是一个大高手 。当年渡厄就曾败在阳顶天手下,以致眇了一目 。然而阳顶天的乾坤大挪移只练到第四层,也已到了极致,再难有所进境,以这等修为比起张三丰的恢恢乎浩然,恐怕要逊色很多 。至于明教的其他人物,自然更不在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