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宋代宫廷故事的元代杂剧《抱妆盒》和包公戏《狸猫换太子》等剧目,都是讲述宋仁宗母亲、宋真宗的李宸妃如何遭到刘皇后的陷害,仁宗也差点险遭不测的传奇故事,其遭遇之坎坷,情节之跌宕,令人扼腕 。为什么民间对宋代宫廷的这段故事如此津津乐道呢?其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元代杂剧《抱妆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真宗的李宸妃生了一子,刘皇后十分妒忌 。便令宫人寇承御假传圣旨,说皇帝要见儿子,诓出婴儿勒死,再抛尸河中 。寇宫人有怜悯之心,但不知如何救这孩子 。正好此时,真宗派太监陈琳怀抱妆盒到园中采摘新果,送与御弟楚王祝寿,在金水桥巧遇寇宫人 。寇宫人请陈琳帮助,陈琳便将婴儿放入妆盒,带出宫来拜见楚王,细禀此事,楚王将孩子收养家中 。十年后的一天,楚王带此子谒见皇兄,刘皇后见此子声容举止都酷似李宸妃,心生疑窦 。回宫后拷问寇宫人,寇宫人不甘屈辱,当即头撞石阶而亡 。数年后,楚王将此子身世婉转告之真宗,真宗将他立为太子,由刘皇后收养 。五年后,真宗驾崩,仁宗继位 。仁宗怀疑自己身世,亲自查审此事,陈琳这才和盘托出 。此时李宸妃早已过世,可怜母子生前没能相认,仁宗下旨尊母亲为纯圣皇太后 。刘太后逆天悖理,手段残忍,应严加惩办 。但仁宗考虑到先帝的尊严,刘太后年岁已老,也算有养育之恩,姑且容之,奉养如旧 。加赐封赏楚王与陈琳,并重建寇宫人之墓,封为忠烈夫人 。
包公戏《狸猫换太子》讲述的相关故事却如此演绎:开封府尹包拯外出巡视,一天在路上,突然被一阵怪风吹落了帽子 。包公感到这风来得蹊跷,就随飞滚的帽子追去,来到一座破窑前 。窑中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衣衫破旧,面容憔悴,行动中却隐隐透出一些宫廷风范 。包公上前问候,并报出姓名 。老妇人得知来者是当朝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时,不由得泪流满面,喊出一声“包卿,可要为奴家伸冤啊!”这声叫得包公大惊失色,这“包卿”岂是普通人可随便叫得的?仔细询问后得知,老妇人实为当今天子宋仁宗的亲生母亲,宋真宗的李宸妃 。因为给真宗生下皇子,却被生不出儿子的刘皇后调包夺走 。刘皇后勾结太监郭槐,买通接生婆,用剥去皮的狸猫换出皇子,诬李宸妃生下怪胎妖孽,打人冷宫加以陷害,要将李宸妃治罪 。多亏宫人冒死相救,宸妃才得以逃出深宫,隐名埋姓,流浪颠簸至今 。包公开始半信半疑,老妇人取出当年真宗留给她的玉佩,包公见是宫中之物,才知老妇人所言不假,可怜她身为国母,却母子不能相认 。于是包公将老妇人带回京城,设计使仁宗认母,并惩办了此案的郭槐等恶人 。
上述两个故事虽然都是讲述仁宗生母的悲凉遭遇,而情节却相距甚远 。
其实二者都为后人虚构,与历史真相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后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演绎这段宫廷故事呢?它应该不会完全是捕风捉影吧?有关的历史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说刘皇后,原为真宗的德妃 。真宗的原配是潘美的女儿,即位前已去世 。即位后所立的郭皇后,也在景德四年(1007)病故 。其后,中宫虚位多年 。在众多的嫔妃中,真宗属意的是刘德妃 。德妃名刘娥,太原(今山西)人,后徙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出身低贱,却生得玲珑秀眉,擅长拨弄鼓乐 。十来岁就嫁给当地匠人龚美 。雍熙初年,夫妻来京城谋生,龚美因为贫寒准备叫刘娥改嫁 。此时,真宗为襄王,很想娶一个有才艺的川妹子为妾,经襄王府给事张耆的张罗,刘娥就这样进了襄王府 。这时她年才十五,风华正茂,大受宠爱 。太宗知道此事,嫌其出身卑贱,令将刘娥逐出王府 。真宗实在舍不得,就暗中让她寄居在张耆家 。十余年后,真宗即位才将她接回宫中,立为美人,重得宠幸,她在后宫的地位也升得很快,大中祥符初已为德妃 。当真宗打算立刘德妃为后时,大臣们以其出身为由而激烈反对,但真宗力排众议,终于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将德妃立为皇后 。
- 一块饼引发的血案:权臣梁冀为何毒杀汉质帝刘缵
- 禅让故事的以讹传讹:三皇五帝类似于董事会制度
- 分析陆小凤的灵犀一指能不能接住李寻欢的飞刀?
- 连大臣都看不下去的高欢易妻究竟是怎么回事?
- 北宋妙版之谜:到底最早的纸币是否出现在宋朝
- 一代名将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怎么样
-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再到当朝驸马的传奇人生
- 明朝与蒙古萨尔浒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
-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张辽人生中的巅峰一战
- 解析城濮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