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服饰汉族服饰发展史简介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 。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 。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
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 。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 。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 。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 。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 。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 。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 。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 。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 。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 。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
【汉族服饰汉族服饰发展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