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为什么会选择违抗圣旨违抗的原因是什么

大唐名将王忠嗣出身将门,父亲王海宾战死之后,他被唐玄宗收为养子,接入宫中抚养 。成年之后,王忠嗣继承父志,慷慨从军 。
短短十余年时间,王忠嗣先后大破奚族、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数次击败吐蕃 。四十岁那年,王忠嗣身兼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节度使,守卫边境线达数千里 。
然而,王忠嗣并不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常常对部下说道:“身为太平之将,只要训练好士卒就可以,不能凭借国家力量捞取个人功名 。”
王忠嗣很早就看出安禄山心怀异志,并多次提醒朝廷,唐玄宗却不以为然,安禄山对他颇为忌惮 。李林甫担心王忠嗣入相,对他也是百般刁难,随时找他的漏洞 。
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经常主动出击找仗打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玄宗让王忠嗣率兵攻打吐蕃的石堡城,王忠嗣却以为:
“石堡城坚固无比,而且易守难攻 。吐蕃全力守卫之下,不死几万人恐怕难以攻下 。臣担心所得不如所失,不如暂且厉兵秣马,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再行攻取 。”
【王忠嗣为什么会选择违抗圣旨违抗的原因是什么】唐玄宗很不高兴 。此时,一个名叫董延光的将军自告奋勇,请求出战石堡城 。于是,唐玄宗让王忠嗣分兵配合董延光作战,王忠嗣不得已派出军队协助 。
不过,王忠嗣始终觉得这场战争毫无意义,对董延光的作战计划敷衍了事,董延光恼恨不已 。这时,王忠嗣的部将李光弼也很不理解他,劝说王忠嗣道:
“您因为爱护士卒的缘故,不想成全董延光的功劳,虽然按照诏书出兵了,实际上却在破坏他的计划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您虽然派出了数万军队,却没有制定重赏的制度,士卒怎么肯为他死战!但是,攻打石堡城是皇上的计划,董延光没有功劳,皇上必然归罪于您 。您军府中物资充足,为何因为爱惜数万段绢帛而不肯堵住董延光的嘴呢?”
王忠嗣回答道:“牺牲数万士兵去争夺一座城池,得到了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能得到也无害于国家,所以我不肯干这种劳而无功的事 。我现在受到皇上的责难,不过是罢免我的官职,做一个金吾或者羽林的宿卫之将,最多是贬到黔中做长史或司马,我怎么能够用数万士兵的性命换取一官半职呢?李将军,你是真心为我好,但我决心已定,你不要再多说了 。”
李光弼感叹道:“以前我是恐怕因您而受到牵连,所以不敢不说 。现在看到您能像古代贤人 那样做事,真是我这种人所不及的 。”说完恭敬的退出 。
果然,董延光在限期内没有攻克石堡城,上报说是王忠嗣阻挠军计 。唐玄宗大怒,李林甫又趁机让济阳别驾魏林上书说:“王忠嗣说他从小在宫中长大,和太子关系十分亲密,他是想拥兵尊奉太子为皇帝 。”
于是,唐玄宗将王忠嗣召入京师,交付御史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审理 。三司调查王忠嗣时,唐玄宗总算恢复理智,嘱咐道:“太子居于深宫之中,怎么能够和外人通谋!这一定是假的,只能调查他阻挠军计的罪行 。”
当时,王忠嗣的另一名部将哥舒翰正受到唐玄宗的重用,被任命为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入朝时,有人劝说他多拿一些金帛去救王忠嗣 。哥舒翰答道:“如果天下还有公道,王公必定不会含冤而死;如果公道已经丧尽,拿金帛行贿又有什么用呢?”只带了一个背囊入朝 。
三司经过联合调查,最终将王忠嗣定罪为死刑 。哥舒翰听说后,立即入宫向唐玄宗申诉王忠嗣的冤情,并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忠嗣的罪 。
唐玄宗不同意,走入宫中不理他,哥舒翰跟在后面一路叩头,声泪俱下的为王忠嗣伸冤 。终于,唐玄宗被哥舒翰的坚持所打动,将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