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将白起为什么要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

这几天小编总是夜读史书,有意无意地就发现了这么一个事实 。所谓历史,简直就是一部人类屠杀史,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 。这么说可能有点激进,但是细细想来,这种说法也确实有那么一两分道理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刚刚读到的一段历史故事以及自己的一点感慨 。
说了这么一大段开场白,再回头看看本文的题目,想必各位差不多就明白小编今天要讲的是什么了吧?没错,小编要讲的就是中国古代历史最大的一场悲剧性事件——白起杀降!
先来看一看事件的当事人是怎么看待他干的这件事的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白起这个战国时代最狠的屠夫,临死前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
原来白起在打完长平之战后,就逐渐受到了他的主子秦王和他的顶头上司范雎的忌恨,最后被秦王罢官 。在白起被逐出咸阳,走到杜邮这个地方时,秦王派使者追上他,赐给他一把剑要求他自尽 。在自尽前,白起说了上面那一段话 。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既是战神又是屠夫的白起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对自己在长平的所作所为下了结论 。那么回过头来看,白起为什么非得在长平之战后,坑杀赵国四十几万的降卒呢?毕竟人家都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啊!
在古代,“杀降”本就是一件很容易受到诅咒的事情,作为将军的白起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作为秦军主将的白起又不得不做出尽杀“赵卒降者”的举动 。因为那毕竟有四十几万的士兵,白起不可能没经过认真考虑就举起了屠刀 。
都说历史就像别人在下的一盘棋(这是小编刚刚想到的说法),也会落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窠臼 。现在小编就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解读下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的动机 。
以小编看来,动机无外乎有三个 。
位列第一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 。那就是这四十万个大老爷们(不用想肯定都是男壮丁),吃起饭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这四十万个人都已经饿了四十几天了,他们正是因为不想挨饿才投降的 。但现实却是秦国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分给赵国的降卒吃 。大家想想,一旦秦国不能提供吃的给他们,这四十万人会有什么反应?不用说,肯定会一言不合就不想投降了!
而一旦安抚不了赵国降卒的情绪,估计秦国好不容易打来的胜仗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这毕竟有四十万个训练有素且视死如归的士兵 。所以,作为主将的白起为了保存辛辛苦苦得来的胜利果实,只能选择“诈而尽坑之” 。
位列第二的动机则是出于战略上的布局 。那就是“趁其振惧而灭之”,这里的“其”指代的是赵国 。在长平,虽然赵国打了败仗,但这个国家还在,并没有灭亡 。而白起单单打赢长平之战并没有完成任务,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灭赵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颇为恐怖的战术,那就是让恐惧蔓延赵国 。大家可能都知道,白起并没有杀光所有的赵国降卒,他还留了二百多个未成年人回去报信 。这简直就是“杀人诛心”啊!
位列第三的动机则是出于私人恩怨了 。白起杀掉赵国降卒也可能是想为那些在长平之战中阵亡的秦国士兵们报仇 。为什么会有此说呢?小编是从长平之战的惨烈性得出的 。牵动秦赵两国国本的大战整整打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秦赵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为战胜国的秦国其实也损失惨重——“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 。尤其是大战的后期,赵括率领着几十万大军为了突破秦军的包围,组织了几十次的冲锋,每一次都让秦军死伤无数 。
虽说现在战争打赢了,但当白起看着这些曾经在战场冲杀自己士兵的赵国降卒时,想必他的内心也会愤恨不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