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的文学成就有哪些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有哪些( 二 )


梁章钜此次雁荡之行 , 历时7天 , 正式在山中才2天 , 从西内谷跑到东外谷 , 雁荡山的精华部分二灵一龙都游过了 , 74岁的老人 , 难得兴致还那么高 。他在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写登龙鼻洞的情景:“同人皆从渍苔滑石中贾勇而登 , 余亦扶筇抠衣 , 强随其后 , 实有既竭吾力欲罢不能之慨 。十余息而始达其广……”老人奋力登山的形象十分生动 。
或许是雁荡山的风光太吸引眼球了 , 梁老先生一路贪看风景 , 竟然忘了作诗 。回到家里后 , 女儿和儿媳向他索诗 , 他无以为应 。原来梁氏一门风雅 , 其时在温州的长女梁兰省、三儿媳婉蕙均能诗 。梁章钜自觉惭愧 , 在日记中写道:“回首生平所历名山 , 不一而足 , 皆有诗纪之 , 独于雁荡不留一句 , 未免山灵笑我老衰 。乃勉成长歌一首 , 不追景而专记事 , 且语人曰:‘此余之禁体游山诗也 。’……”老先生觉得不给雁荡写首诗 , 不仅无法向家人交账 , 更对不起雁荡山 , 怕山神嗤笑他老朽了 。于是补作了一首七言长诗 。所谓“禁体” , 就是不按常规去做(游山诗而不写景) 。诗中有曰:
三十二岁登武夷 , 七十四岁陟雁荡 。平生浪游老不衰 , 俯仰名山且自壮……同侪诧我脚腰好 , 人所到处都不让 。二儿扶持一筇稳 , 但饬门生省供帐 。冯工绘事廖工诗 , 二客能从亦倜傥 。写景何如纪事真 , 枯吟懒画壶卢样 。山中七日即游仙 , 草草出山神已畅 。
这种叙事之作 , 在雁荡诗词中甚少见 , 自具特色 。作者似乎也颇为自得 , 抄示有关人等 。于是纷纷和韵 , 亦一时之盛 。游事已毕 , 梁章钜不觉忆起浦城旧事 , 搦管作小文《雁荡》 。他在文中追忆了当年与祖老师对晤的情景后 , 感慨系之地说:“今四十余年 , 而果遂雁荡之游 , 但惜不获与吾师相质 , 因亟记吾师之语以践宿诺焉 。”
翌年 , 老先生即归道山 。
十字令抒为官之道
梁章钜《归田琐记》曾写过二首《十字令》 , 分录如下:
《贪官十字令》:
红 , 
圆通 , 
路路通 , 
认识古董 , 
不怕大亏空 , 
围棋马钓中中 , 
梨园子弟殷勤奉 , 
衣服整齐言语从容 , 
主恩宠德满口好称颂 ,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清客十字令》:
一笔好字不错;
二等才情不露;
三斤酒量不吐;
四季衣服不当;
五子围棋不悔;
六出昆曲不推;
七字歪诗不迟;
八字马吊不查;
九品头衔不选;
十分和气不俗 。
两首《十字令》 , 刻画出两种决然不同的为官之道 , 真可谓形象逼真、入木三分 。“贪官”《十字令》将贪官从官职升迁的秘诀到官场处世的原则 , 从组织程序的黑幕到活动范围的肮脏 , 从行贿方式的龌龊到贪赃手段的卑鄙 , 从公众形象的虚伪到舆论导向的控制 , 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刻画得淋漓尽致 , 讥讽了当时的官场恶习 , 刻画出了投机钻营者的嘴脸 , 揭开了贪官的“隐私” 。身为省部级干部的梁章钜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人民公仆 , 对贪官的“为官之道”是深恶痛绝的 。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 , 梁章钜一直努力当一位“清客” 。《清客十字令》是他自己拟就的“为清客之道” , 以此来应对贪官的“为官之道” , “政惟求于民便 , 事皆可与人言” 。则是他在湖北江陵官署门上自题的一副楹联 。梁章钜以此联昭示了除弊兴利 , 造福人民 , 使百姓安居乐业;心地纯正 , 襟怀坦白 , 诚恳老实 , 光明磊落 , 才会“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司马光语)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 。”这是一位好友升官赴任告别时梁章钜书赠的楹联 。上联是苏轼贺刘发得官时的告诫之诗 , 下联是苏轼唱和张近之句 。从中也可看出梁章钜对当官的态度 。梁章钜喜欢看大戏 , 戏棚台柱两侧的佳联他都抄下写入《楹联丛话》 。其中有两副:“凡事莫当前 , 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 , 上台终有下台时!”“做戏何如看戏乐 , 下场更比上场难” 。梁章钜作的点评是:“几于格言矣!”梁章钜把“为官”当成了唱戏的“上台”“下台” ,  淡泊心态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