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什么意思?崖山海战真相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靖康之耻以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 , 传五世九帝 , 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 ,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 , 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 , 定国号仍为宋 , 史称南宋 , 后迁都临安 。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 , 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 , 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 。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 , 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 。
到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 , 朝政糜烂腐败 , 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 ,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 , 征服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 , 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 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 , 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 , 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 , 南宋灭亡 。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什么意思?崖山海战真相】联蒙灭金之后 , 南宋朝廷虽然一雪靖康之耻 , 终究难逃亡国的命运 。1279年崖山海战 , 南宋大败 。元军在襄阳之战大破宋军以后 , 直逼南宋首都临安 , 宋军节节败退, 从杭州一路退至福州退至广东,直至崖山 。祥兴二年 , 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开始千古绝唱的崖山海战 。忠臣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 。拥有当时最先进科学技术和繁荣经济文化的南宋 , 亡于蒙古汗国 , 十余万南宋军民投海殉国 。《宋史》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有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的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 。
古崖山 , 是以古井镇官冲村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 , 北起银洲湖 , 南至崖门口 , 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 , 约位于现在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公里 , 在南海与银洲湖交界之处 。崖山海战 , 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 , 于1279年(即元至元十六年 , 南宋祥兴二年)爆发 。参战双方即当时的元朝侵略势力及南宋最后的主力部队 。
由于宋军统帅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战术部署的失当 , 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 , 崖山一役 , 宋军兵败如山倒 , 几近全军覆没 , 南宋所能倚仗的最后一支较为强劲的力量就此毁灭 , 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
崖山一役 , 虽未直接灭亡南宋 , 但实为南宋与元朝军队的决战 , 南宋投入重兵 , 远较元朝为多 , 只是最终的结果 , 却是元军获胜 , 南宋被打散了根基 , 史载陆秀夫见败局已定 , 背着少帝赵昺 , 投海自尽以明其报国之志 , 而效其法的南宋军民 , 达十万余 , 致河流阻塞 , 舰船不行 。
崖山海战 , 是史上少有的惨烈之战 , 它与史上的各种大战不同 , 它的惨烈 , 表现在战后南宋军民集体投海殉国的举动之上 , 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 , 甚至包括宋军的统帅、皇帝在内 , 计十万余人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 。
此战的惨烈犹过于战国时期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人 , 因为崖山军民 , 是自杀殉国 , 是从皇帝到官员 , 军队到百姓对侵略的表态 , 对野蛮的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