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为何在嘉庆王朝就迅速走向了衰败?

清朝是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清朝一直强调自己的康乾盛世 , 虽然这个盛世是清朝自己吹嘘出来的 。但在嘉庆皇帝在位时期 , 清朝确实开始迅速的衰败 , 这确实一个真正的事实 。很多人都知道清朝在嘉庆朝走向了衰败 , 但是为什么衰败却是一个谜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统的话题 , 这是由于腐败、人口增长、白银外流等等融合在一起的结果 。
网络配图
一、在乾隆在位的初期 , 白银和铜钱的价格还是稳定的
清朝征收赋税只收白银 , 而不收铜钱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 农民们当然不会有银子 。每年缴纳赋税时 , 百姓们都要把手里的铜钱兑换成白银 , 然后才能缴纳赋税 。清朝官方也知道这个情况 , 因此定下了指标 。1两银子兑换700到800铜钱 , 从雍正登基到乾隆继位的早期都是这样的情况 。乾隆登基的早期 , 在河北地区 , 1两银子可以兑换700铜钱 。请注意 , 这仅仅是乾隆早期的情况 。乾隆继位的早期对吏治还是比较注重的 , 但是在中后期以后 , 乾隆皇帝逐步放松了对官员的管理 。在乾隆朝的后期 , 各级官员贪污的情况比比皆是 , 而且一个比一个严重 。由于严重的腐败 , 社会上流动的白银数量越来越少 。由于白银数量减少 , 进而造成了银贵铜贱的情况 。
网络配图
在乾隆早期 , 1两银子可以兑换700铜钱 。但是到了乾隆晚年 , 1两银子却能兑换1300铜钱 。但是百姓们缴纳的赋税额度不变 , 这就等于百姓们需要花费将近两倍的投入缴纳赋税 。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白银限流 , 造成百姓们越来越穷 。请联想一下 , 百姓们缴纳赋税的额度上升了一部 , 这等于变相的洗劫 。与此同时 , 耕地数量的降低 , 也是对清朝另一个挑战 。在康熙在位的中期 , 清朝的耕地面积为5.4亿亩 。到了乾隆在位的后期 , 清朝的耕地面积上升到了7亿亩以上 。也就是说 , 耕地面积上涨了30% ,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问题是人口增长是土地增长的3倍 , 在乾隆即位时 , 清朝的总人口为1.43亿 , 但是到了乾隆晚期 , 人口上涨到了3亿以上 。也就是说 , 耕地增长了30% , 人口却增长了100% 。
二、由于耕地有限 , 吃饭都成了问题
由于人口上涨到了3亿以上 , 而耕地增长很有限 。这就意味着 , 利用有限的耕地供养更多的人口 。再加上吏治腐败严重等等问题 , 清朝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 , 在乾隆即将退位之时 , 才爆发了白莲教起义 。这场起义波及了八个省 , 严重消耗了清朝的国力 。在白莲教起义之后 , 清朝为何暂时恢复了平静呢?这是因为人口再次下降 , 社会危机暂时掩盖了下去 。还有一个问题 , 清朝的官员和士绅们是不用缴纳赋税的 , 但社会大部分耕地都这帮人手里 。朝廷得到的赋税也来越少 , 就只能在百姓身上下功夫 。虽然赋税的标准有规定 , 但是各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 。这一系列的问题融合在一起 , 清朝的社会危机加重 , 就在这一时期 , 坑爹的英国人来了 。
【揭秘:清朝为何在嘉庆王朝就迅速走向了衰败?】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