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饰:唐代内衣

唐代浪漫奔放的文化使得内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不系带的内衣 , 称为“诃子” 。
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 , 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 , 而且与西北各民族往来甚密 , 因此而影响到唐人的装束 。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文明开放的着装制度 , 并对后世影响颇深 。
襦到了唐代 , 由原来的大襟 , 更多的采用对襟 , 衣襟敞开 , 不用纽扣 , 下束于裙内 , 为配合外衣的穿着 , 唐内衣也随之改变甚大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 , 唐朝女性的“以胖为美” , 所追求的并非肥胖 , 而是丰满 , 也就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 , 于是 , 唐代女人便发明了无带的内衣 。
唐代女子喜欢穿半露胸式裙装 , 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 , 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 , 两肩、颈、上胸及后背无带且袒露 , 穿时由后及前,胸前有一排扣子系合 , 或用其他带子系束 , 外披透明罗纱 , 内衣若隐若现 。内衣面料考究 , 多为织锦 , 色彩缤纷 , 与今天流行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 。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 , 内衣需为无带 。“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 , 这种面料挺括略有弹性 , 手感厚实 , 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束紧以支撑胸部 , 使两胁至腰部臀部形成诱惑的曲线 。这时候的内衣功效已经有点接近今天的美体内衣了 。“织成”保证“诃子”胸的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这点我们可以从唐代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见图)里的女性就带有一种健康丰腴的自然美 , 她们的裙子高束在胸际 , 在胸部下方系一根装饰性的锦带 , 外穿透明绣花罗纱衫和随风飘曳的披帛 , 裸露的臂膀、后背与前胸若隐若现 。裙子里面的“诃子”在画面上表现不出来 , 但这正是“诃子”的特点 , “诃子”没有带子 , 胸际为“一字形”的包缠式 。这是唐代女性那份对自身的自信与坦然 , 是古代女性自然形体美亮相 。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内衣】据《唐宋遗史》及《绿窗新语》等书记述 , 这种内衣为杨贵妃所创 。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 , 两人颇为狂悖 , 无意之间安禄山的指甲误伤了贵妃的胸 , 贵妃担心被皇帝发觉 , 于是制诃子以遮之 , 后宫嫔妃未悉深情 , 反以为未肯露乳 , 觉得新奇 , 遂群起效之 , 成为一时风俗 。由此可见 , “遮丑”也是内衣的主要功能之一 。“诃子”的美在于藏而不露 , 隐而不坚 。从这点说来 , 杨贵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美貌的女子 , 起码她是深谙中庸之道的 , 知道美丽在这种犹疑的时刻方才显得愈加珍贵 。由此可见 , 唐代妇女“诃子” , 其作用不在护腹 , 而在掩胸——即遮蔽在乳 , 应该以杨贵妃为分界线的 。唐朝的“诃子”应当是现代女子所用胸罩的最初雏形 , “诃子”作为内衣的功效也更接近今天的女性内衣——胸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