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习俗普米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服饰
根据普米族古老的习俗 , 普米族儿童在十三岁以前不分性别 , 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长衫 , 女孩发饰前留一辫 , 上拴红绿料珠 , 男孩则在头部的前边和左右各留一辩 , 不佩珠 。十三岁成丁礼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 , 转为成年人装束;普米族成年男子发服装各地基本相同 , 上穿麻布短衣 , 下穿宽大长裤 , 外罩长衫 , 束腰带 。
普米族妇女多留长发并以发辫粗大为美 , 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 , 盘于头顶 , 外包黑布包头;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 , 在裙子的中间 , 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 。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 , 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 , 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男女无论衣式如何 , 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
饮食习俗
普米族以玉米为主食 , 间食大米、小麦、青稞、荞子、洋芋等 。玉米的食用方法是先将玉米用石磨磨成粉 , 用筛子去玉米壳层 , 分成三种食用 , 壳层一般作家畜饲料 , 较粗玉米碎粒 , 可拌入大米一起煮吃 , 也可先用锅煮成粥 , 再将细面拌进用锅烧煮食用 。玉米面还可以煮甜酒、蒸粑粑 , 玉米还用来制作酥理玛酒、做糌粑炒面等熟食 。
普米族一般习惯日食三餐 。早餐多吃面食点心 , 喝酥油茶或盐茶 , 中午和晚上为正餐 , 多以玉米为主食 。常用煮、蒸、烧、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饭、烤饼、面片、面条等 。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种类繁多 , 有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韭菜、萝卜、蔓菁、青菜、大葱 , 此外还经常采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 。
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 。常见的有猪、牛、羊肉 , 并能制作酥油、乳饼等乳制品 。肉类多煮食和烤食 , 不习惯炒食 。普米族擅长用风腌办法把猪肉制成猪膘肉或腊肉 , 以琵琶肉最为驰名 。其制作方法是:将宰后的生猪掏去内脏 , 抽去所有的骨头 , 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 , 然后把猪腹
缝合 , 风腌起来 , 就成了一头完整的腊猪 , 它的外形很象琵琶 , 因此也叫“琵琶肉” , 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
平时狩猎归来 , 也经常能吃到黑熊、野猪、獐子、鹿子、岩羊、雉鸡等野味 , 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 , 不习惯炒吃 。食具是别具风格的本勺、木碗和本盆 。1949年后 , 普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 他们与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 , 内地的生活用品大量输送到普米族地区 , 普米族人民已经普遍使用瓷、塘瓷食具 。
普米族地区多种核桃树 , 除了一般生食核桃外 , 大多榨成油来炸粑粑、点灯等 。此外 , 在四五月间采摘青刺果 , 晒干后磨成碎粒 , 再蒸熟 , 用榨油机榨成油脂食用 。
猪油、牛油和羊油等 , 食用很普遍 , 牛羊油用于一般煮甜酒或制作一些祭品时用 。普米人家每年要宰杀一至五头肥猪用来食用 , 平常逢年过节要宰杀牛羊、鸡鸭等家禽 。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传统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