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说《红楼梦》林黛玉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

《红楼梦》林黛玉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是她自己造成的?林黛玉的另类人生观,决定其悲剧命运?
《红楼梦》林黛玉贾宝玉性格最大差异是什么?《红楼梦》说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 。我觉得不够准确 。林黛玉不是喜散,而是怕散 。她是怕散不喜聚 。因为怕散而怕聚的 。林黛玉对人生的聚散有自己的看法:“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因而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 。林黛玉表面上在辩证地看待人生的聚散,其实是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悲喜 。聚与散只是形式,带来的是内在的喜与悲 。
不管对待人生,还是对待花期,乃至天地万物,林黛玉都是个悲观主义者 。既跟她自幼遭遇丧母等不幸以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经历有管,又像是性格中注定了的 。她天生就是敏感的,过度的敏感造成她骨子里浓得化不开的忧郁 。她是戴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的,看什么都是冷色调的 。她与人交流(书里多处描写过,不信你查一查)有时会冷笑,岂止笑是冷的,她的眼睛是冷的(即所谓冷眼吧),她的心是冷的 。瞧她解释自己喜散不喜聚的道理的,真像冷血动物一样冷静 。如果不是遇到热得快又热得久的宝玉,黛玉的内心仍然是一片冰天雪地 。黛玉是个雪人 。中国若有白雪公主的话,该是她这副模样吧?雪人一样的黛玉,偏偏碰上火山一样的宝玉,是幸呢还是不幸?宝玉无疑把她捂热了,但也把她捂化了 。“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通过冰封雪锁来自我保护,却抵不住宝玉的热情似火 。孤苦伶仃的林妹妹感到温暖了,但变得暖和的同时,也变得脆弱 。她不能自拔地将融化为日照下一滩清水 。
贾宝玉总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林黛玉最能代表这句话的说服力 。她是女人中的女人,是水中的水 。她从水中来,也将回到水中去 。冰霜的骨肉终究是水做的,冰雪的聪明也是水做的,林黛玉的身心最想的是爱,最需要的是爱,最怕的也是爱 。只有爱才能解除她的全部武装,使她彻底变成不设防的 。也只有爱,能毁灭她了 。林黛玉说到底是一个被爱毁灭的女人 。爱的幻灭,造成她本人的幻灭 。林黛玉明知可能被爱摧毁却无法抗拒 。她可以抗拒一切,却无法抗拒爱 。爱,才是她最想要的啊 。她无法抗拒爱也就无法抗拒爱的折磨、爱的打击 。爱既是她的救心丸又是她的致命伤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可她跟贾宝玉还是聚了 。聚过之后,还是散了 。她最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人散了之后,她的心也散了,她的整个生活都散架了 。
【揭秘小说《红楼梦》林黛玉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林黛玉对贾宝玉的信赖是和疑虑连在一起的 。林黛玉的爱,是和怕连在一起的 。就像人生中的聚和散连在一起一样 。因为有了怕,她不敢爱 。因为爱了,她更怕了 。她怕的不是爱,怕的是爱带来的怕,怕的是对爱的怕 。这种先天性的怕,使后天性的爱飘移不定,变得既颠簸又曲折 。怕了又爱,爱了又怕,她感到累了 。她实在是累了 。她不仅自己感到累,又让宝玉感到累 。幸好宝玉跟她不一样 。宝玉比黛玉阳光 。宝玉不怕累 。宝玉不怕累是因为不怕爱 。正因为有了这个不怕爱的宝玉,才使怕爱的黛玉守不住了,终于体会到了爱 。如果宝玉也怕的话,他跟黛玉根本无法走近,会永远保持着黛玉所设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
如果宝玉也怕的话,他就没法走进黛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内心 。他们彼此也许都是安全的,却无缘体会到那份人间四月天的爱了 。宝玉的出现,宝玉的勇往直前,使黛玉这种极其被动的女人不得不在爱与怕之间作出选择 。她选择了爱 。她是在犹豫中作出选择的 。她爱了 。哪怕最后,她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与林黛玉喜散不喜聚的天性相反,书里第三十一回说:“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 。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 。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