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明代汉服的特色

大明王朝 , 是中国市民气息最浓厚的一个朝代 。从现今流传的明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 , 可以看到明代的服饰文化也达到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水平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下 , 中国古代女子的美容 , 十分强调含蓄 , 重视内在修养 , “浓纤得衷 , 修短合度”一直成为美容的典范 。
明代虽然审美观已较为宽泛 , 但中和、适度的美还是最受推崇 。在体型上 , “丰肉微骨”再次受到重视 。
明代开始 , 扣子大量运用 , 材质有金属、玉石等 。有扣的对襟长衫 , 是明代妇女的常服 。
汉服演变图
另一女子常服 , 上着大襟短袄 , 下穿马面裙 , 裙身中间有一宽条 , 类似“蔽膝”的演变 , 腰部多加细褶 , 后来褶子越来越多 。
汉服发展到明代 , 最突出的特点 , 是以前襟的纽扣 , 代替了带结 。但是 , 扣了主要用在礼服上 , 常服很少使用 , 明末普及 。
纽扣 , 并非源自明代 , 从元蒙时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 , 就有钉纽扣的形式 , 纽扣应当源自中国少数民族 , 明代开始流行 。
明代女服 , 与唐代相比 , 衣裙比例明显倒置 ,  。由于明代中后期 , 气候变冷 , 一年中寒冷的时间比较长 , 于是上衣逐渐变长至膝盖 , 裙子也不可能再束于上衣之外 , 而是被上衣遮盖 , 此即“袄裙” 。
明代汉服的中衣 , 还有一种类似今天的立领 , 由扣子扣住 。
【明朝服饰:明代汉服的特色】明代女子的妆容 , 一改唐代那种上翘羽毛状的眉形 , 转而推崇细长弯月状的翠眉 , 化妆在精细上着眼 , 强调“面如凝脂 , 眼如点漆 , 眉黛烟青” 。
脸上搽上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胭脂 , 显得温婉秀美 。这些特点从当时的后宫画像可以看出 , 画上的女子在化妆上 , 大多没有规律可循 , 一般是淡搽胭脂 , 点朱唇 , 再根据各人的脸形、眼睛 , 来画眉毛 , 温顺、稳重而决不浓妆艳抹 。
明代女服的上衣 , 是三领窄袖 , 身长三尺有余 , 露裙二、三寸 。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 , 袖子宽一尺二寸 , 外护袖镶锦绣 , 冬季镶貂狐皮 。
下裳在明初 , 用色偏向浅淡 , 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 , 裙边有一、二寸绣边 。明初裙宽为六幅 , 明末时 , 发展为八幅、十幅 。
裙腰加褶 , 一直十分盛行 , 有细密褶纹 , 也有大褶纹 。褶纹装饰十分讲究 , 有一种“彩条裙” , 选各种颜色的绸缎 , 每条色缎上 , 绣出花鸟纹饰 , 带边镶以金线 , 可成为独立的条带 。将数条这样的不同彩条 , 拼合在腰带上 , 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 , 名“凤尾裙” 。有的还将整块缎料 , 用手工做成细褶纹 , 名“百褶裙” 。还有一种二十四褶裙 , 名“玉裙” 。
帔子 , 出现在南北朝 , 隋唐时得此名 , 宋代列入礼服 。
明代帔子普遍流行 , 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 , 宽三寸二分 , 长五尺七寸 , 绕过脖颈 , 披挂在胸前 , 两头下端连接 , 垂有金或玉的坠子 , 由于其形美如彩霞 , 故名“霞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