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
【注释】
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 。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
【按语】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 。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 。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 。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 。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 。复前博战,佯败走 。敌乘胜追逐 。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 。遇率师反攻,遂大胜 。皆连环之计也 。
【解析】
按语举庞统和毕再遇两个战例,说明连环计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 。而关键在于使敌“自累”,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这“使其自累”几个字 。两个以上的计策连用称连环计,而有时并不见得要看用计的数量,而要重视用计的质量,“使敌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战略上让敌人背上包袱,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让敌人战线拉长,兵力分散,为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 。这也是“连环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 。“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辅助)之也 。……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 。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 。”意思说明,用计重在有效果,一计不成,又出多计,在情况变化时,要相应再出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胜防 。
【探源】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 。此计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巧妙地运用谋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 。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赤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在“反间计”那一章里,我们讲了周瑜让曹操误杀蔡、张二将之事,曹操后悔莫及,更要命的是曹营再也没有熟悉水战的将领了 。
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水寨船只一个挨一个,又无得力指挥,建议周瑜用火攻曹军 。并主动提出,自己愿去诈降,趁曹操不备,放火烧船 。周瑜说:“此计甚好,只是将军去诈降,曹贼定生疑 。”黄盖说:“何不使用苦肉计?”周瑜说:“那样,将军会吃大苦 。”黄盖说:“为了击败曹贼,我甘愿受苦 。”第二日,周瑜与众将在营中议事 。黄盖当众顶撞周瑜,骂周瑜不识时务,并极力主张投降曹操 。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斩首 。众将苦苦求情,老将军功劳卓著,请免一死 。”周瑜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 。”命令重打一百军棍,打得黄盖鲜血淋漓 。黄盖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骂周瑜,表示一定寻找机会前来降曹 。曹操派人打听,黄盖确实受刑,现正在养伤 。他将信将疑,于是,派蒋干再次过江察看虚实 。
周瑜这次见了蒋干,指责他盗书逃跑,坏了东吴的大事 。这次过江,又有什么打算?周瑜说:“莫怪我不念旧情,先请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军之后再说 。”把蒋干给软禁起来了 。其实,周瑜想再次利用这个过于自作聪明的呆子,所以名为软禁,实际上又在诱他上钩 。一日,蒋干心中烦闷,在山间闲逛 。忽然听到从一间茅屋中传出琅琅书声 。蒋干进屋一看,见一隐士正在读兵法,攀谈之后,知道此人是名士庞统 。他说,周瑜年轻自负,难以容人,所以隐居在山里 。蒋干果然又自作聪明,劝庞统投奔曹操,夸耀曹操最重视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 。庞统应允,并偷偷把蒋干引到江边僻静处,坐一小船,悄悄驶向曹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