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从蓉儿到郭伯母:黄蓉到底变没变?

《神雕》中,黄蓉对杨过的猜忌和怀疑是有目共睹的 。第三回开篇,郭靖提起芙儿与过儿的婚事时,黄蓉便以「芙儿怎么能嫁给那小子」一口回绝,短短一句话就把杨过定位成了出身卑贱的野孩子 。此后,她又因为杨过「脸上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异之色,依稀是杨康当年的模样」而心中生憎,从此不再传授杨过任何心法招式,只想着「莫养虎为患,将来成为一个大大的祸胎 。」
诚然,《射雕》里的杨康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他背弃大宋,假领丐帮,残杀五怪,嫁祸东邪,使郭靖含怒离开,延续了三部书的情爱佳话也差点破灭 。但仅因杨康的恶,就断定一个心性未定的十一二岁顽童为「祸胎」,把对杨康的恨意和愧疚全部嫁接给了遗腹子杨过,黄蓉似乎没了从前伶俐的光彩,却将心胸狭隘展露无疑 。但很多回答了问题的知友们却认为,黄蓉自来生性多疑,自《射雕》时代便是如此,金庸对黄蓉的刻画是连续一致的 。有网友这样写道 。黄蓉从来猜忌就不少,心眼那个多 。《射雕》里怕穆念慈爱上郭靖,试图以毁容威胁过穆念慈,虽然后来成了好朋友 。郭靖当日为花剌子模满城百姓求情,她认为郭靖爱的是华筝,愤而离去 。
但张公子没有注意到,少女时代的黄蓉虽然也多疑,却还没有遗失那颗真诚待人的赤子心 。《射雕》十五回「神龙摆尾」中,黄蓉曾以毁容威胁穆念慈,但在得知念慈心属杨康后,黄蓉又为她宽慰,又赠她匕首,又传她武功,又邀她同行,她那颗对穆姊姊真挚的心再也没有变过 。纵使念慈对大恶人杨康死心塌地,黄蓉也没有怪罪过她;四十回「华山论剑」中,郭靖表示「我与华筝只有兄妹之情」,黄蓉也只是嫣然一笑,心下甚喜 。她信靖哥哥,因而也信华筝,没有再不依不饶,也不曾迁怒于一对寄托郭靖和华筝少时情谊的白雕;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自第一次见到黄蓉就给她冠上了「小妖女」的歪名,硬要郭靖在师恩深重和情爱深笃间做抉择,又不分青红皂白将五怪的死怪罪给黄药师,黄蓉对他敬也不是怨也不是 。但岳王庙一回,黄蓉还是自己步入险境,逼欧阳锋放走了终于明晰事情原委的柯镇恶,直至《神雕》里,柯镇恶和郭夫妇二人共同生活在桃花岛上,黄蓉也会教导女儿徒儿要敬重柯公公……
黄蓉从来不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但对杨过的不信任和不亲近,却整整延续了一整本《神雕》——
【金庸笔下的从蓉儿到郭伯母:黄蓉到底变没变?】
杨过为换绝情丹来到襄阳,黄蓉因为杨过神色里的一点古怪就叮嘱郭靖「还是别跟他谁在一房的好,须知人心难测」,一句「人心难测」把界限划分得多么干净清楚;杨过抱走襁褓中的郭襄,黄蓉也是登时就忧心道,「芙儿断他一臂,他和我郭家更是结下了深仇,襄儿落入此人手中,这条小命算是完啦 。」;直到十六年后的杨过突然出现在小女儿郭襄的生活中时,黄蓉还是没能忘了多年前的恩怨,心里所想还是「他和你结识,实蓄歹念……只道他深恨咱们郭家,因此要在你身上复仇」……而杨过,真的就是一个邪念深重的人吗?虽然自幼没有爹娘,没有依靠,没有教化,他却在欧阳峰和小龙女身上学会了爱,在洪七公身上学得了信义,又在为国为民的郭伯伯身上领悟了深明大义……强敌金轮法王来袭时,杨过对黄蓉说的那一句「你放心」似是宣告了一个少年自我教化的完成 。此后,杨过又因柯镇恶的仗义直言打消了为父报仇的念头,从此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被人颂为「神雕侠」,也算是完成了郭伯伯对他的寄托 。而黄蓉,虽然次次都对杨过的恩情万分感激,却也始终没能扫除心中的阴云,与杨过相比,恨与仇在黄蓉心中的分量似乎也太重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