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乐器仡佬族的八音鼓有什么特点

仡佬族八音鼓,仡佬族的民间乐器
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我们能借用乐器来演奏出或轻柔或震撼的音乐来 。由于我国的民风民俗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各个民族的民族乐器也是略有不同,常见的乐器有笛子,鼓,琴等等 。那么,在仡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民族乐器你知道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
仡佬族古代的乐器主要是铜鼓 。《唐书》载,仡佬人“燕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为乐” 。铜鼓在仡佬族历史上,既是礼器,又是乐器,曾非常流行,后因社会剧烈动荡变迁,铜鼓日渐失传,仅有一些有关铜鼓的残俗及传说留存民间 。如清末民国初,安顺县湾子寨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家人要将老人扶坐在铜鼓上落气后方行沐浴 。平坝大狗场老人咽气时,除扶其坐在铜鼓上,还要用两面铜鼓垫脚 。
仡佬族的八音乐队称八仙乐队,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称八仙鼓 。这是一种带柄的小手鼓,鼓身圆形,有大小不同规格,鼓面直径13厘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10厘米,鼓框木制,两面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兽皮,鼓框一侧置有用粗铅丝制成的鼓柄 。鼓身外表涂以红漆并绘有描金纹饰 。
【仡佬族乐器仡佬族的八音鼓有什么特点】演奏时,左手提鼓绳、布条或持鼓柄上举,右手执小木棰敲击 。演奏方法有单击和滚奏等,音色柔和 。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八音(又称八仙)和壮剧伴奏中 。每支八音乐队、八仙乐队或壮剧伴奏乐队,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是壮族、仡佬族节日、婚娶等喜庆场合中离不开的节奏性乐器,常作合奏击节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