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 。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
【清朝服饰之:清代满族女服】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 。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 。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 。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 。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 。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 。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 。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 。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 。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 。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 。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 。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 。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 。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 。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 。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 。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 。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 。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 。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 。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 。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 。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 。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 。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 。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 。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
- 清朝服饰之:清代命妇礼服
- 三方博弈之黄帝、炎帝与蚩尤:谁是最后大赢家
- 春宫画为什么会在清朝走向衰亡?春宫画兴衰史
- 满城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历史评价如何
- 满城之战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的意义
- 满城之战:挽救大宋朝于危难之中
-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和将笄的区别是什么
- 揭秘武则天和李世民是否真有夫妻之实
- 解读《琅琊榜》,还原历史上的南梁之梁武帝
- 清朝格格被皇上嫌弃,却因痴情终身未嫁,200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