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远古四大文明帝国:神秘而让人感慨!

大约4万年前,青帝部族已经进入农耕文明时期,羲和帝国开始出现 。即后世人们所云“穆里亚”、“姆大陆”、“姆帝国” 。
与此同时期进入农耕文明的还有“大西洲”的“阿特兰蒂斯帝国”、“大洋洲”的“利莫里亚帝国”和中原的“神农帝国” 。除了“炎皇”创立的“神农帝国”属于大陆性国家外,其余三个帝国均属于“海洋帝国” 。
这“四大远古文明”,属于同源同种文明 。最初都使用同一种文字,即“绳结文” 。这四大文明帝国之间,互相往来尽管有些困难,但人类船舶运输经由竹木筏到刳木为舟,再由独木舟到木板船 。
大约4万年前,三大海洋帝国的人类已经发明了风帆,唯独中原帝国仍旧长期处于“桴”的状况 。这种局面是由人类生活环境决定的 。“桴”,即竹木筏 。中原直到西周成王时,才有“越人献舟”,而到大秦帝国一统华夷之后,才有楼船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舟船”技术应当都是来自海外传入的 。
自4万年至公元前15,000年,人类社会经历了近乎3万余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四大远古文明帝国相继进入帝国鼎盛时期 。
大约西元前13,000年——西元前12,000年,四大帝国相继进入农耕社会,各国部族之间开始为资源和人口发生战争,最终四大远古帝国实现了统一 。
阿特兰蒂斯文明
大西洲国王波塞冬一统大西洲广大地区,其儿子Atlas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中美洲,建立起了强大的“阿特兰蒂斯帝国” 。帝国进攻地中海地区,整个地中海及其西非和西欧均属于阿特兰蒂斯帝国的殖民地 。阿特拉斯统治时期,人类社会进入农耕社会,铜器和青铜器随即出现,船舶和贸易获得空前发展 。羲和帝国完善发达的绳结文体系,给阿特兰蒂斯帝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帝国文明吸纳了绳结文的特点,创建了神奇的玛雅象形文字 。这时期的绳结文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三维或是多维的空间图形符号 。多个绳结组成固定的符号,在与另一些绳结符号组成代表特定意义的文字符号 。这些绳结形状多为象形符号,也有会意指示性符号,这些符号多为描述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大多为地理、山川、天文、星河、动植物等形象 。
阿特兰蒂斯获取这样的文字之后,将其刻画在平面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平面文字符号 。因此玛雅文的秘密,根据这些原理,是很容易被解读的 。阿特兰蒂斯帝国被其它各国称为勾芒之国 。“勾芒”,是指立春时节东方天空那颗最为明亮的星星,这里足见阿特兰蒂斯帝国的强大影响力 。
利莫里亚文明
大洋洲的利莫里亚大陆之上,同样也发生着部族战争 。这群人类是来自中原的百越族和黎母后裔部族,这些部族与南亚一带的矮人族混血杂居,少部分矮人族被同化,大多被杀戮或融合 。矮人族的另一只早在数千万年前就经由印度辗转去了非洲丛林 。远古的非洲丛林居多,人类发展更为缓慢和迟钝 。Lemuria,即利莫里亚最终统一了大洋洲,建立起来强大的“利莫里亚帝国” 。帝国有语言而无文字 。帝国势力迅速席卷瀛洲大陆,与羲和帝国发生长达数百年的殖民争霸战 。大约西元前13000年左右,利莫里亚帝国与羲和帝国达成和平协议,印度尼西亚陆地、澳洲大陆和新西兰陆地属于利莫里亚帝国;菲律宾大陆及东南各个瀛洲陆块均属于羲和帝国 。
自此两国一衣带水,相互往来密切,贸易十分发达 。利莫里亚帝国中心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以南的科科斯群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以西以北一带 。利莫里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块陆地,却是资源和物产丰富,适合发展农业 。利莫里亚人主要居住在利莫里亚大陆上 。澳大利亚大陆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在早期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丛林或草原 。澳大利亚大陆是目前地理地表岀露地质年代最为古老的陆地,即盘古大陆形成时即有的古太平洋地壳——太古代克拉通地盾 。盘古大陆形成于25亿年前,而该陆地主要形成于29.4-26.3亿前 。这片大陆曾经在73,500年前遭遇印尼苏门答腊岛火山群大爆发,亚洲南部、整个印度和南洋地区人类一度遭遇灭顶之灾 。在加罗林群岛的南玛塔尔,距离新几内亚东北约二十公里处,由98座人工岛和附属建筑物组成了气势恢宏的文明遗迹 。玄武岩构造而成的远古城垣、宫殿、神庙和居民区 。岛屿间发达的运河显示出南玛塔尔曾经的繁华 。这个港口正是西元前12000年前利莫里亚人与穆里亚人贸易往来的重要城市 。利莫里亚帝国军队向北征服了印度和中南半岛沿海岸各个部族,使之成为帝国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