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礼仪普米族传统的礼仪有哪些

普米族注重礼节,有许多传统礼仪 。其中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至今还盛行 。普米族幼 。少男女年满13岁时,都要举行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即“成丁礼” 。他们认为举行成了礼后,孩子已长大成人,今后要逐渐承担生活的重任 。成了礼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举行,须请一个同性的成年人帮助,且属相必须相符 。
普米民间将十二属相分为四组,每组三个属相,即猪、羊、兔;猴、龙、鼠;牛、蛇、鸡;虎 。马、狗 。各组内的三个属相均为命合 。如家人命合就由家人给穿,家人中没有命合的可以请外人 。穿裙子礼在火塘左侧举行,穿裤子礼则在右侧举行 。少男少女行成了礼时,要脚踏猪膘和粮食,在专选的成年人帮助下穿上新裙或新裤 。
随后先向“宗巴拉”磕头,然后向所有在坐的长辈磕头 。受拜人,无论家人外人,都要向行成丁礼的少男少女们祝福,且赠送一定的礼品 。长辈们的祝词都是一些吉利话 。穿裙 。裤的少年遇到村里的老人要叩头行礼,以求长寿 。
普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美德 。老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火塘上方专供老人起坐;盛饭菜先敬老人,后顾幼童;骑马遇见老人必须下马行礼;凡有盛大节日,必须宴请村里老人 。
长辈讲话,小辈认真听,不随便插话 。长辈指使做事,小辈立即去做,不得有误 。夜晚侍候长辈人睡,清早则侍候长辈漱洗 。老人得病,晚辈悉心照看,不离左右 。
生活中凡遇难分难解的纠葛,如邻里争吵,弟兄反目,夫妻不和等,总是请老年长者调解 。长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往往令人心悦诚服,重归于好 。普米族社会里,养老送终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还受到全社会的监督,成为一种道德规范 。
普米族对孩子极为关心爱护 。兄、姐均有护理弟、妹的责任 。父母从小对儿童循循教导,殷切期望子女成为社会上有益的人 。尤其重视对孩子的道德伦理教育,使其逐步认清老少,分清辈份,从小懂得吃苦耐劳,尊重他人,养成懂礼貌,识规矩的良好品德 。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 。
普米人正直勤劳能干 。有知识、懂礼貌、能吃苦、能背诵自己谱系,懂得习惯法,善于为人排难解忧,善于安排生产、生活的人,被视为能人,倍加尊重,普米族胸怀坦荡,具有机智诙谐的风趣,做事机敏干练 。
他们还长于歌舞,健于言谈 。历史上的游牧生活,使普米人养成了刚强豪放的性格,他们能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藐视困难,养成不畏艰险,英勇进取的民族气质 。
普米人对虚伪狡诈,偷盗,逃避社会责任,虐待老人等,非常憎恨 。因此,人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风尚 。
【普米族礼仪普米族传统的礼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