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电、来电、小电、怪兽们熬出了头?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近期,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甚嚣尘上,一众涨价哀怨声中还夹杂着几条共享充电宝安全隐患的吐槽声 。
2015年,共享经济崛起,万物共享的概念深入人心 。彼时共享经济正火热,单车、充电宝、雨伞、鲜花等物品被资本炒上风口,其中充电宝作为人们高频使用充电工具,也十分受资本青睐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有355家充电宝相关企业进行了注册 。
不过,2015年至2018年,充电宝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各家充电宝品牌低价抢市场,大多数品牌定价多是1元/小时,或者比1元更低甚至是免费 。只是,即便价格如此低廉,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少充电宝品牌被市场淘汰,就此销声匿迹 。
如今,活下来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各有优势,且智能手机电池技术在原地打转,远没有充电5分钟续航一整天的能力 。所以,共享充电宝依然是外出人群的必需品,这隐形的刚性需求也就造就了头部充电宝品牌成长和盈利 。
不得不感叹,互联网风口是个圈,前几年被唱衰的共享充电宝又回归大众视野了 。
共享充电宝卷土重来
走在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共享充电宝已遍布小商店、大商场、火车站、机场等各类生活消费场景 。而且,共享充电宝品牌五花八门,不同地区共享充电宝计时价格也不一样 。
从兴起到没落再到现在的闷声发财,共享充电宝品牌东山再起离不开用户需求的增长 。
一方面,打电话、支付、查询,多功能手机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移动充电已成为市场刚需,而共享充电宝正是解决出门在外的人们充电需求的最佳渠道 。另一方面,伴随5G时代的到来,手机耗电量将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及时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共享充电宝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吸引来众多分羹者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520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 。2020年1-11月,我国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注册量达70余家 。
重要的一点是,即使共享充电宝涨价了,消费者热情依旧不减 。
现今,共享充电宝品牌几乎全面告别“1元/小时”时代 。有媒体统计,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价格多为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 。部分特殊场景比如电影院,有的是2.5元/半小时,景区则是4元/半小时,甚至10元/每小时 。
不过价格上涨,并没有给共享充电宝市场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用户规模依旧可观 。据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仍可达2.29亿人 。
共享充电宝市场再次热闹起来,最开心的莫过于苦熬多年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
街电、来电、小电、怪兽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2017年,共享充电宝品牌历经洗牌,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已有十几家企业宣布停运,包括乐电、河马充电、泡泡充电及小宝充电等品牌在内,连仅入局两个月的美团也宣布结束共享充电宝试运营 。
共享充电宝品牌接连倒闭引来资本唱衰潮,其中最为知名的事件莫过于,豪门创业二代王思聪与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的赌约 。据悉,王思聪特意在朋友圈写下如果共享充电宝能成,我就吃翔,还说特意立帖为证 。陈欧也特意转发了这条朋友圈,并且说感谢王思聪的监督 。
彼时,消费者置身事外、科技媒体看热闹、资本热情退去,市场进入加速抢占市场的阶段,“三电一兽”等共享充电宝品牌纷纷烧钱留用户,以期在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而在这一阶段,关于共享充电宝品牌裁员、倒闭的消息同样层出不穷 。
在此情境下,陈欧顶下舆论压力布局共享充电宝市场,依托聚美集团资源优势持续构建“不断电生活圈”,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率先突破“唱衰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