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历经了哪些历史变更?中国戏曲的传承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 , 《楚辞》里的“九歌” , 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 , 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 , 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 , 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 , 我国戏剧飞跃发展 , 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 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 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 , 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 , 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 。音乐舞蹈的昌盛 , 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 。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 , 正规化训练 , 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 , 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 , 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
开元盛世 , 安居乐业 , 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 , 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 , 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 , 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 , 也是他们交流感情 , 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 。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 , 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 , 从乐曲、结构到内容 , 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 , “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 , 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 , 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其中最为杰出的剧作家为关汉卿 , 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 , 传奇发展起来了 。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 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 , 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 , 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 , 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 , 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 。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题材 , 来源于民间传说 , 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 , 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 , 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 , 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 ,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 。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 , 《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 , 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 , 追求幸福爱情 , 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 , 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 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一点 , 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 , 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 。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 , 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 直到今天 , “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 , 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 , 中华戏曲应运而生 。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 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 , 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