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第二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 仍然是昧于知彼和准备不足 。辽在萧太后摄政时期 , 正处于国势强盛的阶段 。宋太宗看不到这一切 , 不愿认真作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 未能建立一支拥有众多骑兵的强大军队 , 并依靠这支军队去摧毁辽军的主力 , 而只想凭侥幸取胜 , 以步兵对抗骑兵 , 其结果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他的分进合击的战略虽然可行 , 但选择曹彬这样缺乏足够军事才能的庸将来实施这一战略 , 又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的支持 , 他的失败乃是必然的 。
辽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协和 , 兵强马壮 , 指挥正确 , 能在宋军合击的态势形成前集中兵力 , 把握战机 , 在平原开阔地带利用己方的骑兵优袭 , 攻击战斗力已大大削弱的宋军 , 并敢于勇猛追击 , 以扩大战果 。
辽军在再次挫败宋军的进攻后 , 又一次转而采取攻势 。
咸平二年(999年) , 辽军大举南下 , 前锋抵达邢(今河北邢台)、洺(今河北永年东南)、淄(今山东淄博南)、齐(今山东济南)一线 。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 , 辽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率下再度大举南下 。辽军在侵入宋境后 , 即派出使者请和 。十月 , 辽军在击败部署在边境一线的宋军主力后 , 移兵东攻瀛州(今河北河间) 。宋知州李延漏率众坚守 。辽军围攻多日 , 昼夜猛攻 , 死者达三万余人 , 城仍固守不下 , 只得移军南下 , 同时又遣使请和 。十一月 , 辽军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 , 大将萧挺凛中伏弩死 。辽军一面屯兵澶州城下 , 与宋真宗所统宋军主力对峙 , 一面与宋方谈和 。此时 , 辽军虽已击败宋军第一线的主力 , 长驱直入 , 攻克祁(今河北安国)、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和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三城 , 但广大的河北地区仍在宋人之手 。
辽军前有坚城大河及宋军主力 , 后有伺机而动的宋河北军民 , 全军已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 加以瀛州一战后 , 辽军损失颇重 , 大将身死 , 锐气受挫 , 虏掠又无所得 , 战败则全局不堪收拾 , 也就不敢在胜算不大的情况下孤注一掷 , 与士气高涨的宋军新锐决一胜负 , 而只想通过和谈解决争端 。宋人也因争战多年 , 无法击败辽军 , 取得最后的胜利 , 而决意议和 。
十二月 , 宋辽讲和 ,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 承认边界现实 , 宋每年予辽银10万两 , 绢20万匹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澶渊之盟” 。从此 , 宋辽二国维持了一百余年的和平通好关系 。
- 宋金战争:岳飞抗金苦相持
- 黄帝发动的侵略战争涿鹿之战黄帝大战蚩尤
- 枭雄韩遂揭秘边章韩遂反汉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起因:日本觊觎朝鲜已久
- 死尸堆成:当年的朝鲜战争到底打得有多惨烈?
- 奇怪战争:东晋前秦恶战竟为争夺一和尚
- 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最大败笔隋炀帝远征高丽
- 为什么说鄢陵之战是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
- 苏芬战争士兵被冻成冰棍场面凄惨
- 历史战争:康熙皇帝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