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死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 。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术火拼,这样一来,袁术与刘备有仇,曹操与吕布仇,如果袁术曹操同时进攻,徐州就完了 。
此时,刘备对付袁术没有好的选择,因为:甲方袁术最强,乙方曹操较强,丙方刘吕二人最弱 。丙方无论怎样对付甲方,都是劣选 。而优选只有一条路,就是:丙方必须联合乙方曹操,才可以继续往下周旋 。
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刘备来投曹操,客观上也是在促成乙丙联合 。
其次,如果刘备不考虑大局,只考虑个人安危,他肯定要做好打了败仗望哪儿跑的安排 。只有跑到曹操处,价值才是最大的,因为曹操面临两个劲敌 。再说,刘备和那么多的人打过交道,还只有这个交情不怎么深的曹操对他才是最大方的!(白得徐州,又加征东将军)
所以,无论刘备怎么算,都是投曹操最好 。
刘备与曹操有了交情,其实对吕布也有好处 。因为刘备与吕布是真正的患难之交,不像和关羽张飞在路上偶遇就拜了把子 。二人生存于两个强势方的夹缝中,一个结袁术,一个交曹操,是可以互保的 。如果袁术要杀刘备,由吕布出面,如果曹操要杀吕布,就由刘备出面 。
所以刘备每次吃了败仗,抛妻弃子,独自逃命的时候,他的家人都是由吕布照顾的好好的 。吕布这样做,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义兄,而是指望万一落在曹操手里,刘备好出面保他 。
在合击袁术的时候,曹操为了团结统一战线,又令吕刘二人再次结为兄弟,因此,比那个桃园三结义要牢靠的多 。
消灭袁术后,吕布被擒,他对刘备说:“你是曹操的坐上客,我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点头 。没有过多的话,心照不宣,该刘备出面保他了 。
吕布对曹操说,服了,让我跟着你干,天下不难定也 。操问刘备:何如?
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吕布跟丁原的时候,杀丁原,跟董卓时候,又杀董卓,现在跟着你,你不怕他杀你吗?!
这一句话的杀伤力极强!把吕布气疯了:“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了?不是我,你早就被袁术杀了!”刘备一言不发,吕布目视刘备曰:“是儿最无信者!”
刘备选择吕布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已得到豫州,有望再得到徐州 。
刘备选择吕布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得豫州,吕布得徐州 。
现在,中南部已经没有什么劲敌了,那么,吕布一死,对刘备就有相当大的益处,而吕布活着,就只会对刘备有害!
所以,刘备一句话,就把这位拜把子的义兄推向了绝境!高明吗?不高明 。实在是低劣 。这位满口仁义的刘备弄得罗贯中老先生很不好处理这一段 。
刘备的正选应该是:口头上选择吕布活 。
因为最终的决策权在曹操,不在刘备 。刘备有两选,曹操也有两选 。无论刘备选什么,都不能算数,关键在于曹操如何定夺 。
曹操每做一个决定,其实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故意叫别人先发表意见,不合他的意思,他再问下一个人,也不让你难看 。若合他的意思,他就按你说的办,以后出了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其实都是他自己的意思 。
曹操自思难于驾驭吕布这匹烈马,所以还是除掉保险些 。别听他说要招纳四方英雄,没有的事,真有威胁的人来了,容纳不了的 。
所以,曹操这一招玩的非常高妙:他自己不说,让刘备说出来,不是我曹操要杀你,是你的兄弟刘备要杀你!
如果刘备说一句好话,那曹操肯定要板着脸问下一个人!结果还是要把吕布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