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什么能被高俅轻易陷害?

林冲被抓治罪的理由是“手执利刃,故入节堂” 。白虎节堂是太尉府议事的重要场合,不允许带刀进入 。而故意带刀闯入只有一个理由,“见今手里拿着利刃,如何不是来杀下官?” 。高俅断定林冲是来刺杀自己的 。于是林冲的罪名就大了,不但是擅闯节堂,而且是意图刺杀太尉 。高俅吩咐把武松绑送开封府,“勘理明白处决”,要处死林冲 。
林冲为什么会带刀进入白虎节堂呢?
当林冲买到了宝刀之后,书中有许多林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很生动 。
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 。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 。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 。
林冲买到了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俅高太尉也有一把宝刀,可是之前自己几次要求借看,高俅都不允许,现在自己也有刀了,以后一定要和高太尉比试比试 。
精细的读者自然会想到,林冲手中的这把宝刀那就是高俅那把宝刀,不然怎么会有那样巧事,前一天刚刚一千贯非常便宜的买了一把刀,第二天,就有人来通知说太尉听说买了宝刀,要林冲带上刀,前去比看 。林冲一听,想“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兴冲冲就前往了 。
到白虎节堂前,书中还写了许多的来人的许多破绽,比如林冲也问起两位来叫自己的人,说:“我在府中认不得你 。”可人家说我是新来的,林冲也就放心不问了 。来到太尉府正厅前,林冲按照惯例在那里等候,可是两人说太尉在后堂等候 。林冲也没多想就跟着进去了,东转西转林冲也不大认识,到了一个地方,两个人叫林冲等着,先自走了 。
然后林冲看着周围忽然看到“白虎节堂”,四个字的匾额,才猛然一惊 。可是为时已晚,高俅带人冲了出来 。
为什么两人三次显露破绽,可是林冲都不多想?林冲可不是那种粗枝大叶的人,那为什么林冲一下子就中招了呢?
何况林冲被邀请入高俅府是在什么情况下?是在自己的妻子两度被高俅义子调戏,差点被侮辱的情况下 。
我们看到林冲一方面气冲冲的拿着解腕尖刀寻找陆虞侯,要杀人泄愤,可另一方面林冲过了三五天,和鲁智深喝酒解闷,竟然就渐渐的把妻子受辱的事情给忘记了 。并且是一听到太尉的召唤就去了 。
林冲的麻木和健忘竟然到这种地步 。
确实,在林冲想要杀陆虞侯的时候,林冲娘子劝说林冲,自己没有被侮辱,千万不要冲动 。中国的老百姓不喜欢惹事,总是渴望过上勉强安稳的日子 。可是,委屈忍耐也有个限度!当年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不就是看不惯面对同胞被屠杀却一脸欣赏,毫无痛苦的国人吗?林冲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可以理解,但是忘却的速度也过快了吧!麻木的程度也太深了吧!
那林冲为什么如此麻木,如此健忘呢?
我们看看林冲为什么会买刀,并且买刀之后就何等沉迷,就可以猜出一二了 。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什么能被高俅轻易陷害?】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沈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 。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 。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
高俅做事很是精细,能坐稳殿帅府太尉的位子可不是仅仅靠着拍马屁 。高俅寻找的这位托儿打扮得体,说话也颇有讲究 。那人身材高大,头巾、旧战袍,都显示出那人是位落魄武将,后文也曾自述刀是祖上所传,可惜现在家道中落,只能出来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