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服饰傈僳族女性服饰有什么发展变化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与特色 , 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僳僳族 , 也有着他们自己的服饰特色 。他们的服饰典雅美观且大方 。不同地区的僳僳族妇女也有服饰文化也有差异 。今天的主题是僳僳族文化中的女性服饰 , 随着小编来看看吧!

【傈僳族服饰傈僳族女性服饰有什么发展变化】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僳僳族 , 新中国成立前 , 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 , 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大麻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 , 僳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
僳僳族妇女的服饰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 , 下穿裙子 , 裙片及脚踝 , 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穿短衫 , 下着裤子 , 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 。妇女的短衫僳僳语称“皮度” , 短衫长及腰间 , 对襟 , 满圆平领 , 无钮扣 , 平素衣襟敞开 , 天冷则用手掩 , 或用项珠、贝、蚌等压住 。
有的袖口以黑布镶边 , 衣为白色 , 黑白相配 , 对比强烈 。建国前 , 由于各地僳僳族所穿麻布颜色的差异 , 就分黑、白、花僳僳三种 。黑白僳僳妇女 , 普遍穿右衫上衣 , 麻布长裙 , 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 , 长可垂肩 , 头上以珊瑚、料珠为饰 。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 , 僳僳语称这种胸饰为“拉白里底” 。
有的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 。有些贵重的胸饰可值一至二头黄牛 。有些妇女不穿长裙而穿长裤 , 腰间系一小围裙 , 青布包头 , 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 。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花边 , 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 , 色彩翻飞 , 非常漂亮 。
女子年幼时 , 头顶留三个尖角发 , 此后逐年增多 , 到十五岁蓄满 。头顶用羊毛织成的带子编成的斗帽 , 僳僳语称“吾底” , 维西僳僳族妇女一般裹头帕头巾 , 上缀贝壳、料珠 , 与怒江所戴的“欧勒帽”不同 。
澜沧江一带僳僳族妇女在额前戴一串齐眉粒珠 , 别具风采 。有的上衣内穿白底黑纹短装 , 外罩大红或深黑色坎肩 , 下系百褶裙 , 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风格独特的刺绣围腰 。百褶裙分两种 , 长裙拖到脚面 , 短裙及膝 , 着短裙则要裹上绑腿 。
僳僳族妇女的服饰与男子截然不同 。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 , 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 。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 , 二层用花毛巾 , 三层为青包布 。僳僳族妇女不论老少 , 都喜爱戴银耳环 , 手戴镯子 , 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 , 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 , 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 , 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 , 裙长及地 , 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 , 蹲下裙散开 , 又如人在花中 。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 , 带上绣有花、叶图案 。
脚穿布鞋或胶鞋 。这种装束使僳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 , 显得购娜多姿 , 有一种独特的风韵 , 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 , 随着生产的发展 , 生活的改变 , 僳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 , 让僳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 , 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