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引用也称为“幽灵引用”或者“幻影引用”,它是最弱的一种引用关系 。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的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构成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来取得一个对象实例 。为一个对象设置虚引用关联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
即使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判定为不可达的对象,也不是“非死不可”的,这时候它们暂时还处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一个对象死亡,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如果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接的引用链,那它将会被第一次标记,随后进行一次筛选,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方法 。假如对象没有覆盖()方法,或者()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那么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 。
如果这个对象被判定为确有必要执行()方法,那么该对象将会被放置在一个名为F-Queue的队列之中,并在稍后由一条由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低调度优先级的线程去执行它们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执行”是指虚拟机会触发这个方法开始运行,但并不承诺一定会等待它运行结束 。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某个对象的()方法执行缓慢,或者更极端地发生了死循环,将很可能导致F-Queue队列中的其他对象永久处于等待,甚至导致整个内存回收子系统的崩溃 。()方法是对象逃脱死亡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稍后收集器将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小规模的标记,如果对象要在()中成功拯救自己——只要重新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即可,譬如把自己(this关键字)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那在第二次标记时它将被移出“即将回收”的集合;如果对象这时候还没有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要被回收了 。
垃圾收集算法
分代收集理论
当前商业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大多数都遵循了“分代收集”( )的理论进行设计,分代收集名为理论,实质是一套符合大多数程序运行实际情况的经验法则,它建立在两个分代假说之上:
1)弱分代假说(Weak):绝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的 。
2)强分代假说():熬过越多次垃圾收集过程的对象就越难以消亡 。
这两个分代假说共同奠定了多款常用的垃圾收集器的一致的设计原则:收集器应该将Java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然后将回收对象依据其年龄(年龄即对象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次数)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之中存储 。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区域中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难以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话,那么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每次回收时只关注如何保留少量存活而不是去标记那些大量将要被回收的对象,就能以较低代价回收到大量的空间;如果剩下的都是难以消亡的对象,那把它们集中放在一块,虚拟机便可以使用较低的频率来回收这个区域,这就同时兼顾了垃圾收集的时间开销和内存的空间有效利用 。
在Java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之后,垃圾收集器才可以每次只回收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些部分的区域——因而才有了“Minor GC”“Major GC”“Full GC”这样的回收类型的划分;也才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安排与里面存储对象存亡特征相匹配的垃圾收集算法——因而发展出了“标记-复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标记-整理算法”等针对性的垃圾收集算法 。
假如要现在进行一次只局限于新生代区域内的收集(Minor GC),但新生代中的对象是完全有可能被老年代所引用的,为了找出该区域中的存活对象,不得不在固定的GC Roots之外,再额外遍历整个老年代中所有对象来确保可达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反过来也是一样 。遍历整个老年代所有对象的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无疑会为内存回收带来很大的性能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分代收集理论添加第三条经验法则:
- DHCP与DHCPv6讲解
- 菇娘果的功效与作用
- C++ 单元测试与代码覆盖率测试方法
- 蒲公英泡枸杞子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 《React Native 精解与实战》书籍连载「React Native 底层
- 【Linux】知识点:线程ID与LWP
- TensorFlow——tensorflow指定CPU与GPU运算
- 二 JVM.垃圾回收算法/策略内存分配
- 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
- JAVA的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一篇文章直接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