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建议小Q这样做:召集技术经理、开发人员等核心干系人开会讨论,详细了解项目执行过程,可以利用5WHY、鱼骨图进行引导,追根溯源,挖掘不执行代码评审的根本原因 。是项目进度太紧?还是不涉及核心代码修订?抑或是真的质量意识淡薄?只有找到病根,才好对症下药 。
六、红:不忘初心 黑:唯指标论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 。质量管理也离不开有效的度量 。我们在质量改进过程中,会设定改进目标 。但很多时候,目标被曲解成了KPI(指标),通过指标分解,层层加码 。希望通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的方式,达到推行质量管理的目的,并坚信只要达到这些指标,就满足质量要求,达成改进目标 。
举个例子,近期生产问题频发,小Q被要求评估各事业部产品质量现状 。于是,小Q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马一个质量度量体系,大大小小的指标50多个,定期出报告晾晒数据 。各事业部为了达成指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疲于奔命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一片大好河山,可质量却内卷了!
这种情况,建议小Q这样做:忘掉指标,不忘初心 。首先,领导的真正诉求是什么?需要充分挖掘,不要改进错了方向;其次,改进目标设定时,可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借鉴平衡计分卡等工具,从不同维度设定综合指标;最后,定量指标设定最好选取结果指标,过程指标支撑结果指标并分解 。
七、红:思想先行 黑:工具至上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质量管理有很多先进的控制、分析、改善的技巧和工具,比如:新老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于是,很多质量人员开始推崇“工具至上”的理念,无所不用工具,胡乱使用工具,脱离实际只为形式化的管理往往带来巨大的浪费 。
举个例子,小Q心血来潮,想分析近一年来测试发现的BUG解决时长的情况 。于是,他下载BUG数据,安装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控制图 。他找出所有异常情况,比如:数据点超出控制线;连续9点在中心线一侧等,并要求技术经理分析每个异常的原因并给出整改措施 。这真是闹了一个大大的笑话,浪费人力不说,还特不专业 。
这种情况,建议小Q这样做:了解工具背后的管理思想、适用场景,只有了解质量工具使用的真正意义,才能找到适用该工作的工具;平时需要提升质量专业能力,质量工具只有不断应用才能熟练掌握,切忌一知半解,照猫画虎式的使用 。
八、红:群策群力 黑:单打独斗
质量管理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 。但由于质量人员人数较少,在开展工作时又往往会遇到阻力,所以容易形成“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 。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一项工作,从头到尾自己干到底,几乎不进行协同 。这样带来的后果多半是工作流于形式,做了形象工程 。
举个例子,小Q发现近期缺陷漏测情况比较多,于是想分析一下测试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并推动改进 。他找了几个测试经理却碰壁后,决定自己分析 。由于小Q不是测试专业出身,仅凭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漏测的原因,导致原因分类有重叠、不完整,问题定责不正确等问题,分析报告完全不可用 。
这种情况,建议小Q这样做:通过摆事实、列数据等方式,获得领导授权,尤其是主管测试领导的支持;利用集体的力量,协调相关干系人一同参与分析,群策群力 。缺陷漏测必然不只是测试的问题,也可能在需求阶段就引入需求遗漏、需求描述歧义等问题 。另外,在分析应对措施时,也需要借助技术专家的力量,通过技术改进或工具优化减少漏测的几率 。
九、红:有始有终 黑:虎头蛇尾
-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技术
- 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
- JAVA的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一篇文章直接看懂】
- 14-羟基芸苔素甾醇能和萘乙酸一起冲吗?
- java实例内部类
- 冯.诺伊曼结构与哈佛结构区别
- 或者可以生成 一个glyph包含一直字符图片image和许多用于渲染文本的参数
- 一 机器人硬件知识储备 —— 移动平台
- 中秋节送什么礼物好呢 中秋节送什么礼物好一点
- TS流的健壮性很好,所以适合用在无线视频传输。但是,TS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