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不贪不色的翁同龢为何救不了大清国?

导读: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有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党,他们不贪财不好色,以儒教道义严于律己,是清流的代表,但是他们没能挽救大明亡国 。大明亡国后,东林党成为历史,但中国清流没有消失,他们至少从形式没有亡,前清和晚清,中国都有清流党 。尤其晚清,清流甚至再次成为中国政坛重要力量,其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张佩纶、翁同龢 。他们的操守与东林人形似——不贪钱财,不好色,不怕“纪委”来查,系道德楷模 。
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东林人神似:对内,他们抨击贪赃枉法、昏庸无能的官员,对外,主张强硬外交,尊王攘夷 。按《外交小史》一书的说法,“凡稍谈外交、识敌情者,咸斥之为汉奸大佞,痛诋不遗余力” 。如果你谈外交,实事求是分析敌情,说他国强大的,都要被他们斥责为汉奸 。
譬如翁同龢,教过同治和光绪两任皇帝,两朝帝师,他为官清廉,“立朝数十年,矢诚矢敬,有古大臣风”,颇有明代东林党风范,系晚清清流领袖 。他厌恶贪官同僚,也厌恶西方政治制度 。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自己与翁同龢直接交往的经验,对翁同龢这样评价 。窦纳乐说,翁同龢是守旧派,以不变应万变,反抗革新及进步 。他的思想极端保守和落伍,只是在个人修养方面,翁同龢有学者风度,受人尊敬,是“一位守旧的中国政治家最优美的典型” 。
说白了,翁同龢是一位“古大臣”,这样的“古大臣”,能够救国吗?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再次检验了中国清流的成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前,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对日本也进行了评估,翁同龢还写出《倭事杂记》 。积极主张对日作战,而且应该“早战”“速战”,认为凭北洋之力可以一举扫平日本舰 。战争的结果,说明晚清清流对于中日战争的认识相当肤浅 。
甲午战争尾声时,大清国败局已定 。日本海军围攻刘公岛,海军统帅伊东佑亨在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一语道出了中国清流不能救国的根本原因——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东佑亨的这封劝降信是用中国文言写的,可见日本上层的古文功底 。这封信说了什么呢?
伊东佑亨说大清国之所以今天败给我们,不是君臣某一个人的罪过,而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结果 。你们招揽人才必经过考试,而科举考试考的是什么呢,文艺 。所以从考场上出来的官员,都是通过文艺水平展示提升上来的 。当文艺成为升官晋级的台阶,那么这种人物这种才华救国实用吗?你们今天中国,情况和过去一样,如果不去旧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图变,可能屹立于世界强林吗?常言道,旁观者者清,而有时对手看对手更清 。伊东佑亨一语道破中国在近代蒙受耻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所选拔的人才,都是些坐而论道的文艺青年!他们只想道德救世,不懂救国根本 。
救国的根本是什么呢?我们把时间摇回晚明 。作为学者、清官的东林人出仕时期,明朝已经到了江河日下地步,他们虽然认识到官场黑暗和内外交困的政治环境,但是作为封建传统士大夫,他们竭力为国所做的,只是停留在维护储君、防止后宫干政和排斥阉党等方面,而没有涉及更深刻的政治改革,更没有意识到祸乱中国的首魁,不是太监,也不是妃子,而是他们的主人——皇帝,以及他们身后的皇权制度 。即便是个白痴混不吝,只要血统高贵,他爹是皇帝,他就天然成为接班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大臣就要极力效忠 。这样的国家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