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白石崇拜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和岷江上游的羌族群众一样 , 居住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冕宁、越西、甘洛一带的藏族群众 , 也热衷于以白色的石块装饰自己的住居 。用作住居装饰的这三块、五块或七块洁白的石块 , 被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平放在屋脊上 , 有的也被置于大门的门楣或前墙的窗楣上 。这些白石 , 除了具有装饰作用 , 同时也是崇拜的对象 。因此 , 新居落成时 , 要请祭司主持专门的宗教仪式 , 置放这些白石 , 使之由普通的只有装饰作用的白石 , 演化成为神圣的具有一定神性的灵物 。
这些已经具有神性的白石 , 除了平时不许随便触摸、乱搬乱动 , 有求于它时 , 还需宰杀专门饲养的牛、羊、猪、鸡等制作供品进行祭祀 。说到藏人与白石的关系 , 广泛流传于当地藏族民间的神话故事是这样说的;很古很古的时候 , 宇宙混湘不开 , 世界万物皆无 , 惟东方白地出现一片白海和一块白石 , 天神纽姆阿布见到以后 , 便吹了一口神气 , 化作一只白鹏 , 飞往白石上栖息 。
天长日久 , 白石便怀孕 , 生下一只猿猴 。之后 , 这只猿猴又生下了他们的直系祖先 。从此 , 他们世代崇奉白石为神 , 并且自称为“布尔日一尔苏” , 意即、“‘白石之后”或“来自于白石的人” 。
将白石装饰于住居之顶 , 并赋予神性加以崇拜 , 这一古老习俗由来已久 。羌族、藏族有关神话故事对此的解释虽然不尽相同 , 但是 , 我们仍然可以发现 , 这些神话故事的产生时代均十分久远 , 也就是说 , 羌族、藏族白石崇拜观念的产生及其崇拜习俗的形成 , 至少可上溯至这两个民族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
而这个时期 , 正是图腾崇拜盛行的时候 , 所以 , 和羌族的白石崇拜一样 , 冕宁、越西、甘洛一带藏族传统民居上面所装饰的白色石块 , 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
佛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书关于图腾本质的讨论 , 引用法国人类学家雷诺归纳的图腾信仰之十二个特征 , 第十个特征是:“图腾动物能够保护和警示它的部族 。”佛洛伊德也认为:“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 , 同时也是其守护者;它发布神谕 , 虽然令人敬畏 , 但图腾能识得且眷怜它的子民 。”
由于图腾具有保护部族成员的作用 , 信仰它的人们自然也就会视之为保护神 , 虔诚相信它的神威和力量 , 毫无保留地置身于它的保护之下 , 并将图腾象征物或佩带在身上 , 或安置在家中 , 以求随时得到图腾的有效保护而免于遭灾罹难 。
于是 , 图腾保护意识又与避邪灵物信仰相互混融 , 相互揉合 , 并逐渐演化为人们心目中的避邪灵物 , 从而将镇压、驱除、威慑、抵御一切侵扰人们日常生活秩序、危害人们耕耘劳作的邪恶污秽的殷切希望 , 寄托在这些图腾象征物上 。
纳西族传统民居宅院大门左右两侧作为董神、塞神象征的锥形石头 , 羌族碉楼上面作为天神阿爸木比达象征的数块白色石英石等等 , 除了是一种保存于民居建筑的图腾遗迹 , 同时 , 也是由图腾象征物转化为避邪灵物的实际例证 。这种例证 。在别的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也多有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