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后的惠陵被盗掘皇后惨遭剖腹

清穆宗同治帝是清朝12位皇帝中最短命的一位 , “驾崩”时年仅19岁 。对于同治帝之死 , 历来有两种说法 , 一说是因梅毒致死 , 即所谓的“杨梅上天” , 一说是夭于天花 , 但前一种说法流传更广 。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 , 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 , 年号同治 , 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 。
同治即位后 , 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 , 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 徽号“慈禧” 。由于慈安居于东宫 , 慈禧居西宫 , 历史上又将其称为东、西太后 。
早在咸丰驾崩前的弥留之际 , 就意识到在他死后 , 这两个已是皇后和贵妃身份的女人 , 尤其是叶赫那拉氏 , 可能会闹出违背祖制的响声来 。为了遏制这两个女人干预朝政 , 咸丰特别在遗诏中宣布 , 由肃顺等八大臣顾命 , 以辅佐年幼的皇帝 。但令这位先皇出乎意料的是 , 看上去颇有些自命不凡的肃顺等八大臣 , 在权力的争夺中 , 竟一夜间被两个女人击垮 , 朝中的大权最终还是落在了东、西二宫之手 。自此 , 大清的朝堂上 , 两宫皇太后开始了以皇帝的名义行使太后职权的“垂帘听政” 。同治本人也开始了永无休止的作为傀儡皇帝的政治生涯 。
按照清朝祖制 , 历代皇帝都是登基后即选陵址、建陵寝 , 同治登基自然不能例外 。但令人费解的怪异事情又出来了 , 同治当了十几年的皇帝 , 两宫太后却一直不开口提修建陵寝一事 。太后没有恩准 , 作为傀儡皇帝的同治自然不敢吭声 。
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 , 同治因染上梅毒而撒手人寰 , 年仅19岁 。
同治驾崩后 , 由于无嗣继位 , 便由慈禧做主 , 将慈禧胞妹的儿子、同治的堂弟兼表弟、年仅3岁半的载接入宫中 , 并很快让其继承大位 , 年号光绪 , 第二年(1876年)改元光绪 。
光绪继位后 ,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 , 因慈禧的专横暴虐而深感自己以后处境危艰 , 前程渺茫 , 遂于同治去世之后的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 , 在宫中吞金自杀 , 卒年22岁 。皇后自杀 , 举朝皆惊 , 无不为之扼腕痛惜 。
帝后先后崩亡 , 理应尽快归葬 , 但由于慈禧的专权 , 直到此时同治的陵寝尚未建造 , 帝后的梓宫只好移奉隆福寺暂安 。
由于此前的咸丰帝已葬于东陵 , 按照清廷祖制 , 作为儿子的同治理应葬于西陵 。但这时权柄在握的慈禧却偏偏不理祖宗那一套规制 , 反而大行逆道 , 断然决定在东陵的双山峪为同治建陵 。
光绪元年八月 , 同治的惠陵开始在双山峪动工兴建 , 到光绪四年九月建成 , 建造工程仅用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 。在整个清东陵的皇帝陵寝中 , 这座陵寝不仅建造时间最短 , 就其整体规格和质量而言 , 也是最为低下和次劣的 。清东陵五座皇帝陵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 , 就这样匆匆收场了 。
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 同治帝、后的梓宫在停放了5年之后 , 被一同葬入东陵界内的惠陵地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