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与街亭之战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 三 )


网络配图
从祁山发兵到街亭,路途迂远,行进艰难,既要跋山涉水,又要沿途作战,即使日夜兼行,到达街亭也得三四天 。但是为了遏阻魏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诸葛亮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守住街亭 。但派谁承担此任最为合适?“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人选上没有听取众臣意见,选派了“好论军机,言过其实”的马谡承担了此一重任 。出兵前,诸葛亮告诫马谡“兵扎要道”的目的,就是利用街亭能攻能守的特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推衍兵法,作八阵图”等战术与张郃相持会战,靠先进的连弩及阵法,残其兵力,待自己攻下上邽等要地后,合兵迎击张郃 。
兵赴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致使街亭失守,造成了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街亭之战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诸葛亮为北伐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他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认识明确,部署周密,但就是错用了马谡这个关键性人物 。当然,从事实本身来看,失街亭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用人失当 。对诸葛亮来说,一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临终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托,被马谡通晓战术理论的才能所迷惑,过分的相信与倚重他的长处而忽视了他缺乏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能力这一致命弱点,更没想到马谡会自负到不听他的安排,违令行事 。二是诸葛亮派王平、高详、李盛等战将是为了加强对街亭的防守,以防万一 。没想到马谡竟然不听王平等人的多次劝告,终致失败 。三是张郃是曹魏五大名将之一,诸葛亮没有认识到马谡根本不是张郃的对手,因而没有采纳众臣提出惟有魏延、吴壹可当此任的正确意见,执意派马谡为先锋,委之以驻守街亭的重任,结果招致了不可挽回的失败 。
对于北伐的首次失败,诸葛亮痛定思痛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朔,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于是诸葛亮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同时,诸葛亮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 。他在严责自己过失的同时,罚不避亲,将马谡“下狱物故”,挥泪斩谡 。对忠实执行军令的王平加封奖励,进位寇将军 。在失败面前,对于功过是非,能够分理清明,敢于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诸葛亮北伐与街亭之战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