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相关故事四则

(一)洪承畴求学
相传洪承畴童年时期家道贫寒 , 十二岁的时候只好从溪溢学馆休学回家 , 帮助母亲一块磨豆腐度日子 。
每天清晨 , 小承畴头上顶着豆腐板 , 走街串村 , 四处叫卖 。卖了一段时间 , 他觉得在水沟学馆卖豆腐销得最快 。水沟学馆在英墟街巷里 , 先生是英都乡有名的才子洪启胤 。这位先生二十来岁便开了学馆 , 收了三十多个学童 , 他对学童要求非常严格 , 每天讲完课后 , 总要腾出一段时间 , 让学童对对子 。他根据学童的不同修学次第出各种不同的对子 , 对不出来是不让学童回家的 。
一天上午 , 几个学童对不出对子 , 肚子又饿了 , 找由头说要解手 , 溜到英墟街上想买吃的 , 碰上小承畴在大声叫卖豆腐 , 便跑过来买 。小承畴问一个卖熟了的学童:
“好吃吗?多买一块吧!”
“不行!”学童不安地说:“我的对子还没对出来 , 呆久了要挨先生的戒尺 。”
小承畴笑着说:“你再买一块 , 我替你对对子如何?”
几个学童听了将信将疑 , 各自说出自己应对的对子 , 谁知小承畴如囊中取物手到擒来 , 随口替他们一一对好 , 他们默记好自己的对子 , 也各自多买了一块豆腐吃 , 这才跑回学馆里 。他们依次回对先生 , 先生连声夸奖学童对得好 , 大有长进 。这几个学童瞒过先生 , 高高兴兴提前放学了 。原本看不起的一个豆腐佬 , 现在成了他们心中的神童 。
这件事慢慢地在学童中传开了 , 学馆里的学童碰到有对不出来的时候 。便悄悄跑出来请小承畴帮忙作对子 。这么一来 , 小承畴清晨卖剩下的豆腐 , 只要卖给学馆里的学童就行了 , 自己还攒得学习的机会 , 欢欢喜喜不知不觉就又过去了半年多 。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 时间长了先生有所察觉 。有一天先生给学童布置好对子 , 便坐在台前看着学童答对子 。这时 , 有两个学童咬着毛笔管发呆 , 一会跑出去 , 回来便马上写好对子交上来 。先生便拉住一个交卷的学童:“我再出一联 , 你得当场对出来 。”
学生闷了老半天 , 就是对不上来 。
“快说 , 是谁帮你答对子?”先生厉声问道 。
“是那个卖豆腐的孩童 。”
在先生严厉的目光逼视下 , 这个学童终于把真相和盘托出 。
先生听了 , 当即把卖豆腐的小承畴叫进来 , 问明了这孩童的姓名、家父 。论辈份 , 还是他的远房堂侄呢 。
先生见小承畴憨厚敦实 , 文思过人 , 便和颜悦色地问:“你喜欢念书吗?”
“喜欢!”
“那你干嘛卖豆腐?”
“家里穷 。”
“我出个对子给你对 , 如何?”
小承畴点了点头 。
启胤先生指着桌案的砚台吟道:
“砚台扁扁 , 能赋诗文百篇 。”
小承畴寻思片刻 , 望着卖剩的一块豆腐答道:
“豆腐方方 , 犹似玉印一章.”
启胤先生见他才敏思捷 , 以豆腐作答灵机应点 。也来了兴致 , 转头又以他的豆腐为题出了上联:
“白豆腐 , 豆腐白 , 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 。”心想这次该难住你了 。
哪知小承畴看了看先生桌案的砚台 , 信口就对出了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