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免死金牌与尚方宝剑?两者相遇时谁更强

看古装剧的人对“尚方宝剑”“免死金牌”应该不会陌生,每每到关键时刻这二者一出现,故事就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坏人得到严惩,好人逃过大劫,然后万事大吉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尚方宝剑”、“免死金牌”的来龙去脉,看看谁的权力更大 。
这二者都来源于至高无上的皇权 。
“尚方宝剑”乃是皇帝御赐钦差大臣之物,不仅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同时也是地位、权力的象征 。“尚方宝剑”就是由尚方所锻炼的宝剑,亦称为势剑 。尚方(即上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皇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机构 。这个机构是秦朝开始设立的,负责官吏称为尚方令、尚方丞 。尚方剑本为斩马剑,非常锋利,可以断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尚方宝剑” 。
“免死金牌”一般指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丹书铁券是用朱砂写字,铁制的凭证 。始于汉高祖,后代沿之 。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左半颁给持有人,右半内藏朝廷府库 。有事就将铁券勘合,以作为凭据 。
南北朝以后,开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 。梁时用银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 。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
国家博物馆珍藏有公元896年唐昭宗嘉奖吴越王钱缪讨伐董昌有功颁赐于吴越王的铁券 。该铁券铁质铸成,形如覆瓦状,上嵌金字350个 。其中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内容 。
谁能握有尚方宝剑?当然是德高望重深受皇帝信任的官员 。手握尚方宝剑,就等于掌握了几乎与皇帝一样的审判权柄,可以对犯罪的官员先斩后奏,既使对方是位列三公九卿也照斩不误 。
【什么叫免死金牌与尚方宝剑?两者相遇时谁更强】而免死金牌则是一种护身符,拥有免死金牌的官员通常都是大功臣,皇帝为了感谢他们对江山社稷作出的贡献,特赐他们免死金牌,在他们将来犯下死罪时(谋反罪除外),可以保全性命 。由此可见,尚方宝剑是用于夺取人的性命,而免死金牌则用于保全自己的性命 。
那么,当一位持有尚方宝剑的钦差准备动用先斩后奏的权力杀人时,却发现对方竟持有免死金牌,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办呢?也就是说,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相遇,谁更厉害?谁服从谁?
这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一件是逾越所有诉讼程序,可以斩杀任何等级的犯罪官员的御赐利剑,一件是具有刑事豁免权,可逃脱除谋反罪外任何罪责的皇授金牌,两者作用相对立,但法力相当,它们似乎既能克制对方,却又无法压制对方 。
对于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我们大多是从小说、戏剧以及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 。但是,我们又从未见到过这两者同时出现,针锋相对的一面 。在上述作品中,只要出现尚方宝剑的时候,往往不会冒出免死金牌 。只要免死金牌一登场,尚方宝剑必定躲到了天边,两者老死不相往来 。这两件珍贵之物只能由皇帝亲自赐给,且颁发的数量极少,皇帝怎么会“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呢?
翻阅中国古代历史,在漫长的政权斗争中,自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诞生以后,它们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机会事实上并不多 。简而言之,皇帝在操控着呢!
就一般情况下,尚方宝剑是随着事件(例如督师)而颁发的,待事件结束后必须交回朝廷 。尚方宝剑不能由一个官员长期持有 。戏剧中,宋朝八贤王赵德芳有一凹面金锏,属尚方宝剑性质,持有它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八贤王长期持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 。然而,这是杜撰的戏剧人物与情节,跟真实的历史一点儿也不沾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