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 二 )


40年后回校“汇报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汤商皓和武大新任校长周鲠生取得联系,周校长要他回武大 。但因为台湾刚刚光复,国民政府急需日语人才,他马不停蹄地去了台湾 。1946年,铃木光子作为日侨被遣返日本,身边唯一的孩子则被送回了湖南老家 。离别时,小儿子哭着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放,铃木光子剪下一绺头发,又从箱子里取出写有两兄弟生庚八字的纸片交给他,两人泣不成声 。1947年,失去亲人的铃木光子回到日本不到一年,就忧郁而亡,年仅34岁 。
1946年10月,武大师生终于从乐山迁回珞珈山 。1947年3月,生物系的大一学生肖翊华惊讶地发现,老斋舍前的日本樱花开花了 。后来成为武大生物系教授的他回忆:“当时心情很复杂,于个人而言,从民族感情上很难接受;但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樱花是很重要的一种观赏类植物,很有研究的必要 。”于是他开始了长达 62 年的樱花研究,直至 2007 年离世 。
日军侵华栽下的那批樱花树,早已成为历史 。后来的武大樱花,主要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年中日友好10周年、1992年中日友好20周年时,日方赠予的樱苗及其繁育品 。
来不及向武大报告护校过程而去了台湾的汤商皓,没想与母校一别40年 。1985年5月,已改名“汤子炳”的汤商皓从侨居的美国回到湖南老家,父子相见,抱头大哭 。5月25日下午,在老同学的邀请下,72岁的汤子炳回到武大,写下3000余字的文章《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向母校“汇报任务” 。
汤子炳晚年一直在美国从事侨务工作,先后任武汉大学美国加州校友会会长、加州湖南同乡会监事主席、湖南旅美联谊会名誉会长 。1997年11月2日汤子炳因患肺癌病故,享年86岁,
“汤老留下的这篇回忆文章,是武大抗战留守和樱花起源的珍贵史料 。”昨天,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涂上飙介绍,该馆还保存有当年王星拱校长委托汤商皓等5人留守护校的文件材料 。
又是一年樱花季,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在探究武大樱花起源时,无意中发现了抗战时期,一位武大青年教师与日本妻子冒险护校的传奇往事 。近日,这段往事由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的微信公众号wdsz1893,向公众披露 。
1947年,武大师生从四川迁回珞珈山后,第一次看到樱花 。
【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