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诗词上有什么地位和成就?陆游的代表诗词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 , 生于公元1125年 , 去世于公元1210年 , 越州山阴县人氏 , 字务观 , 后来因为被主战派批判“颓放”、“狂放” , 于是自号“放翁” , 进行反击 。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 , 长于偏安一隅的南宋 , 少时就经历了国家沦落 , 家庭流离的苦痛 。面对残破的山河 , 自幼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熏陶的陆游 , 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其一生都在为朝廷北伐 , 收复失地而努力 。
陆游出生在官宦世家 , 祖辈都在宋朝朝廷为官 。所以好来他受到祖上荫蔽 , 得以参加锁厅考试 。锁厅考试是专门为这些受祖辈恩德荫蔽后人举办的考试 , 同样需要有才华之人通过考试 , 才能进入仕途 。
陆游在此次考试中被列为第一 , 但是因为得罪权相秦桧 , 所以仕途不顺 。一直等到秦桧去世之后 , 陆游才得以进入官场 , 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
陆游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 , 但是偏偏南宋上到皇室宗亲 , 下到士大夫阶层 , 主和派都占据大部分 。人们沉浸在偏安一隅之中 , 被江南的繁华消磨了斗志 。所以在朝中 , 主和派占据主流 , 陆游这种主战派因此受到主和派的攻击 。陆游因此仕途跌宕 , 始终不如意 。就是这样 , 他也坚定北伐 , 收复失土 。
不仅仅是官场上 , 耽于享乐 , 安于现状的主和派占据主流 , 就连诗词歌赋方面 , 也渐显颓靡之风 。南宋初年 , 虽然局势危急 , 但士气尚盛 , 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 , 士大夫渐趋消极 , 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 , 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 。
在现实中坚决主站的陆游 , 将他的壮志未酬 , 悲于国破家亡 , 伤于国土沦丧 , 哀于国势倾危 , 痛于悲凉的现实 , 全部都付诸于他的诗篇之中 。强烈而直击人心的感情 , 唤醒了麻木的大众 。他那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 , 就连今人读来都字字入心 , 句句动情 , 仿佛回到了那动乱残破的年代 , 看到了一位忧国忧民却始终无法实现理想的爱国者 , 从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 , 最终理想破灭的一生 。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 , 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
刘克庄说:“《三百篇》寂寂久 , 九千首句句新 。譬宗门中初祖 , 自过江后一人 。”
赵翼评:“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 , 后人震于东坡之名 , 往往谓苏胜于陆 , 而不知陆实胜苏也 。少工藻绘 , 中务宏肆 , 晚造平淡 。朝廷之上 , 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 , 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 , 长篇短咏 , 寓其悲愤 。”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 , 不是苏东坡第一 。”
这些人的评论 , 小编还是赞同的 , 非常明确的指出了陆游在宋诗的地位 。也许与唐李杜相比 , 陆游还差些火候 , 但是在南宋之时 , 或者说整个宋朝 , 无人能比陆游之诗更情真意切了 。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