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20世纪中国旧体诗词十大家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一生中写下了大量高歌慷慨、声情激越、意气风发、格律严谨的诗词,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数量居诸诗家之冠 。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 。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 。代表作:诗《放歌》(长诗)、《吊鉴湖秋女士》(七律),词《金缕曲》、《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浣溪沙》等 。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大文豪、大学者,但为人颇有微词 。早期作品具有浓烈的爱国热忱,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厚重,或鞭挞时政或感世伤怀,倒也简括明朗 。但晚年作品有趋炎附势、违心迎合之弊 。代表作:诗《归国杂吟》7首、《咏史》4首、《感时》4首、《用原韵却酬柳亚子》等 。
毛X泽X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革命领袖、民族英雄之作,题材丰富,充满想象,意境优美,善于用典,气势磅礴,波澜壮阔,豪迈壮丽,挥洒自如 。诗词数量不多,计七八十来首,但篇篇精品,影响极大 。著有《毛主席诗词选》,代表作:诗《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七律),词《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读本中,郁达夫主要是一个小说、散文名家,然而其旧体诗词情韵跌宕、才思恣意,艺术成就并不在小说、散文之下 。郭沫若评价郁氏的文学成就说:“其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 。”刘海粟亦评价说:“(郁)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 。”著有《达夫诗词集》、《郁达夫诗词钞》,代表作:诗《钓台题壁》、《赠隆儿》、《寄王映霞》、《咏诗三首》等 。
夏承焘(1900-1986),浙江温州人,旧学大宗师、词学大家,既是传统词学总结者,亦是现代词学奠基人 。其创作不仅“妄意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为一家”,而且“欲合唐词宋诗为一体”,兼收并蓄,再造新体,取精用宏、奇思壮采,又能忧时愤世、心系黎民 。著有《夏承焘词集》、《天风阁词集》、《天风阁诗集》、《瞿髯论词绝句》,代表作:词《浪淘沙(过七里泷)》、《水龙吟》、《金缕曲》等 。

聂绀弩(1903-1987),湖北京山人,老新闻人、杂文家、民主人士 。晚年工于旧体,其作品风格独特,用词新奇,真切乐观,夹杂嘲讽,颇有豪气,意犹狷介,还存在杂文化、俳谐化特征 。著有《散宜生诗(旧体诗集)》,代表作:《搓草绳》、《清厕同枚子》、《锄草》、《周婆来探后回家》等 。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佛教界领袖 。其作品格律工整,朴实无华,情深意切,蕴含禅意 。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代表作:诗《闻斯大林遗体被焚感愤而作》,词《水调歌头(喜闻毛主席畅游长江)》、《诉衷情》等 。
沈祖棻(1909-1977),女,江苏苏州人,旧学大宗师,主要是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一批忧国伤时、悲愤激昂的诗词,“富有奔放的热情和飞腾的想像”,在轻灵婉丽中透着凝重和深沉,抒发了作者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至诚的爱,人称“当代李清照” 。诗人汪东评价其作品:“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 。”著有《沈祖棻诗词集》,代表作:长篇五古《早早》、《涉江词》、《浣溪沙》(多首)、《蝶恋花》(多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