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现惊人一幕:美军竟然向我方送情报

【朝鲜战争现惊人一幕:美军竟然向我方送情报】一分钟,两个人,情报在厕所口头传递
朝鲜战争的战火蔓延至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防安全,迫使我国不得不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侵略者,在随后的4个多月中,我军举行四次大规模战役,将侵略者成功从中朝边境赶到“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作战双方在朝鲜开城举行首次停战谈判,后改至板门店 。同年秋天,由于我军发明挖“坑道”这一新的作战方法,战争自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双方在“三八线”一带相对峙,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
从1952年下半年起,美国国内要求朝鲜战争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195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前陆军五星上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在竞选中以承诺“早日结束朝鲜战争”为竞选口号,在大选中获胜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美方代表在谈判桌上表现出很大诚意,并提出一些承诺和保证,谈判进展很快,但每每在敲定谈判签字日期的关键时刻,美方总是借故推脱,当时中朝高层领导都不知道美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这时美方向我方暗送了一封情报,打开了葫芦盖子,此事是我部奉命派往参加代表团的英文翻译刘开政同志停战后回到我敌工科对我亲口讲述的 。
1953年4月上旬一天,刘开政午饭后到厕所里小解,美方谈判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随后跟进来,低声对刘开政说:“总统(指艾森豪威尔)很愿意早日签字,就是李总统 。”他口中的“李总统”指的是韩国首任总统李承晚 。美方人员同时用手指了指韩国首都汉城(今称首尔)的方向,然后摇摇头,匆匆离去,时间不到一分钟 。
美方这一动作显然经过精心策划 。午饭后,许多人都在午休,板门店街头行人稀少,地点是在厕所,那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不会引起任何怀疑,传递在两个普通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当时没有第三个人在厕所,传递过程的保密性可以保证 。虽然传递的内容基于语言和表情,并没有任何的书面依据,但其含义是不言自明的 。这在近现代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一幕,即作战的一方把自己的内部矛盾以极其隐晦的方式告诉了作战的另一方 。
证明美方送情报的几个证据
美军既然送出情报,对我方有所暗示,我方行动后,美军必然会做出一系列对应行动 。若把美军后续一些做法联系起来,就能让这件事水落石出 。
证据之一 先从我方说起,4月上旬,我方得到美方的情报,中朝两国高层得知李承晚在反对停战,由于停战也符合我方的愿望,中朝双方便于4月中旬迅速共同做出重要决定,通过一项新的战役计划:由我志愿军集中五个军的兵力在朝鲜中部的金城郡一线集中力量打击韩军四个师团的精锐部队,由朝鲜人民军在东海岸一带以一个军团的兵力去反击与牵制美军,战役决定于5月中旬发起 。据我所知,在我军原来的作战计划中并没有金城反击战这一特定战役 。
我不敢武断地说,高层领导提出该作战计划就是根据美军的这一情报,但我们接到美军情报的时间是4月中旬,而这一战役计划的提出也是在4月中旬,基本上同步,这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因果联系,美军的情报即使不是唯一的根据,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953年4月,我部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要求向金城一线的指定地区集结,军首长在作动员报告时说:“由于李承晚顽固地反对停战,我军要在金城一线给韩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
证据之二 我军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在金城一线进行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和后勤保障运输,虽是在夜间进行,但以美军拥有的侦察手段,要说毫无察觉,那没人相信 。那时韩军的军事情报主要由美军提供,但美军并没有把这一情报传递给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