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长子李弘死亡之谜:武则天杀了亲生儿子?

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自唐朝开始的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真的吗?有人认为武则天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而是另有原因,这可信吗?孝敬皇帝二十四岁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路,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 。
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 。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太子,数次受命监国 。然而,年仅24岁的李弘却在上元二年(675年)跟随父母从幸洛璧宫时突然死去 。李弘死后,谥孝敬皇帝,庙号义宗 。李弘年纪轻轻,怎么会突然离世?
由于他与武则天的特殊关系,自唐以来人们一直疑窦丛生,把李弘之死与武则天连在了一起 。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撰修的史书,如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均明言李弘是被其母亲武则天鸩杀的 。一般人都相信这一观点,因为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其滥杀无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旦母子关系破裂,残杀亲生儿子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
采信这些史书观点者认为,李弘自小就得到良好教育,仁孝谦谨,对士大夫十分有礼貌,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得中外人心 。高宗特别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的办事能力 。当高宗出幸东都时,下诏让他监国 。当时关中发生饥荒,禁军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树皮,李弘见后,就悄悄地让家令寺送粮食给他们 。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得病,遂让李弘“受诸司启事”,即接受批阅各个部门上奏的报告,实际上高宗想让李弘一点点接替自己的工作 。高宗感到自己的身体不是很理想,一旦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太子要作好接位的准备 。武则天见到自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能力也越来越强,但问题是她自己渐渐迸发出要代李氏为皇的强烈欲望,李弘就成了妨碍她临朝称制的最大障碍,所以想了办法把李弘杀死 。《旧唐书》卷116明确说:“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 。”这种说法中唐时期很有市场,如李泌曾对唐肃宗说:“孝敬皇帝,为太子监国,仁明孝悌 。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 。”后来的史书自然就全部采信了 。
武则天要把李弘杀死的第二个原因是她与儿子之间矛盾重重,到了后来竟然是不可调和 。义阳、宣城二公主因为与武则天发生了矛盾,被她关在掖庭内 。两位公主是萧淑妃所生,武则天当然是不能相容的,两人被关到四十多岁还不让出嫁 。李弘知道后对两位姐姐动了怜悯之心,奏请父母亲让她们下嫁 。武则天大怒,马上将两位公主嫁给了当时在执勤的卫士 。这件事使武则天对李弘产生了看法,从此李弘与武则天关系不和.并且失去了母亲的垂爱 。李弘选妃也没有如自己的愿望,与母亲的武氏家族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李弘最初想选的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位女孩子知书达理,人也长得极为端正漂亮,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弘十分喜欢 。不料这个女孩子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相中,明明知道李弘打算娶她,婚期也己定好,却粗暴地强奸了她,使李弘的婚事落空了 。武氏家族对李弘如此污辱,这口气他无论如何是无法咽下的,对于他脸上露出的对武氏家族的仇恨,武则天绝不可能无动于衷 。至于武则天到底是如何下手的,由于事情是秘密进行,史书记录十分简略,我们仅知是在酒中下了毒 。李弘突然死去,“天下莫不痛之” 。
李弘被他母亲武则天杀害,这个看上去不应该成为争论的问题近年来却被一些学者重新提了出来 。他们在对《新唐书》、《全唐文》等书研究后,发现李弘有可能不是被杀害的 。《新唐书》载有高宗的诏书说:“太子婴沈瘵,联须其痊复,将逊于位 。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结,疾日以加 。”意思说太子李弘一直有“瘵”这种疾病,高宗本想待他病好了后传位给他 。瘵就是结核病,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古代是很难治愈的,常常会致人于死地 。李弘以太子身份监国时实际上已经得了这种病,由于他带病理政,以致太劳累了,加重了病菌的侵袭,最终病情恶化死在合璧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