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山下的抗战老兵马入营: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

在苏鲁交界处的山区有一座“英雄山”——抗日山 。因山上建有1638座抗日烈士墓 , 安葬着1800多位抗日烈士的忠骨 , 铭刻着3576位抗日烈士的英名而得名 。
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 , 是当年滨海军区115师将士在战火中兴建起来的 , 是二战期间东方主战场的华夏第一座烈士陵园 , 历经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破坏 。如今的抗日山烈士陵园已被列为国家5A级红色旅游胜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
在抗日山南麓的一个苏北老区村落——马朱孟村 , 有一位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马入营 , 马老举手投足间依然透出军人的气质 , 与笔者交谈中老人的思路清晰 , 言语流畅 。
【英雄山下的抗战老兵马入营: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 “那年鬼子进村扫荡时 , 我的祖父马永坤刚出家门就被小鬼子一刀从额头劈下;73岁的老太太在自家院内因阻止小鬼子抓鸡 , 被小鬼子用刺刀从下颌挑起当场闭气;堂哥马入段在官庄岭上卖梨遇到扫荡的小鬼子 , 一筐梨一个没剩 , 都被小鬼子抢光了 , 还把人给杀了 , 当时他才二十几岁……”亲人和邻里们一个个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场景在马入营的脑海里依然清晰 。
1941年  , 年仅13岁的马入营便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1943年 , 马入营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入伍参加了新四军 , 服役在朱孟区中队 , “马入营”的名字就是他入军营第一天部队领导给起的 。当时 , 马入营随区中队编入县大队 , 后改编为滨海独立营、滨海一团 , 他曾担任三营八连一排一班班长 , 先后在青口、沙河、墩尚、临沂等战役与日寇浴血奋战 。
提起当年抗战打鬼子的事儿 , 马入营总是战斗故事说不完 , 革命歌曲唱不完 。
“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时候 , 炮弹、飞机整天在头顶上飞 , 有时候连续几天几夜不下火线 , 供给跟不上只能靠喝凉水、啃豆饼充饥 , 靠嚼辣椒、吃大蒜提神 。”马老说 , 战争是残酷的 , 他的许多战友包括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将军都牺牲在战场上了 。提起符将军 , 老人的表情有些沉重 , 那是他当年最敬重、最感恩的人 。因为是符竹庭将军让其警卫员作马老的入党介绍人 , 才使他这个农家娃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马入营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 ,  1947年5月在山东陈家埠会战中负伤 , 至今右肋下仍存有炮弹片 , 1948年3月马入营复员回乡务农 。
如今 , 老人的生活普通而平淡 。为了祭奠死去的战友和符竹庭将军 , 每年的清明节或“八一”建军节 , 他都要采上几束野菊花一路哼着当年的抗战歌曲来到抗日山 , 坐在烈士墓前跟战友们唠唠嗑 , 向符竹庭将军墓碑三鞠躬一敬礼 , 汇报一下国家对抗战老兵的优抚政策和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 。
“好兄弟 , 俺又看你来了 。俺最想告诉你的就是: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 , 9月3日在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 , 今天的中国发展强大起来了 , 国际地位也高了 。如今国强民富 , 生活美满 , 我们当年的血汗没有白流!还有 , 俺年纪大了 , 腿脚不灵了 , 今后来的时间就少了 , 你可别怪罪呀……”马入营来到抗日山烈士墓区 , 长跪在战友加兄弟马入岺的烈士墓前 , 喃喃自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