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最初传播:佛教音乐先被张骞所引进( 二 )


看来 , 这首第一次传入中国的佛曲在被当作军乐使用后运气不佳 , 兴于斯、亡于斯 , 在战乱中消失了 。
再谈有辞之乐 。慧皎之所以断言“金言有译 , 梵响无授” , 是为了推出另一位在中国佛教音乐史中不得不提的人物曹植 。慧皎在概述了中国佛教徒对佛教音乐译词配曲问题的困惑之后 , 欣喜地写道:“始有陈思王曹植 , 深爱音律 , 属意经音 , 既通般遮之瑞响 , 又感渔山之神制 , 于是删治《瑞应本起》 , 以为学者之宗 。传声则三千有余 , 在契则四十有二 。”
曹植渔山制梵的故事 , 流传甚广 , 不但佛教的典籍多有记载 , 就连儒、道两家 , 也对此津津乐道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陈思王游山 , 忽闻空里诵经声 , 清远遒亮 , 解音则写之 , 为神仙声 , 道士效之 , 作步虚声 。”唐道世《法苑珠林》亦载:曹植“尝游渔山 ,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 , 清雅哀婉 , 其声动心 , 独听良久…… , 乃摹其音节 , 写为梵呗……”此外 , 唐道宣《广弘明集》等典籍中均载此说 。
曹植(公元192-232年) , 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自幼颖慧 , 10岁能诵诗文 , 他的“七步诗”和被其兄曹丕嫉逼的故事 , 在中国家喻户晓 。他不但才思敏捷 , “少而好赋”、“所著繁多” , 且通音律 , “世间术艺 , 无不毕善” 。他的思想亦很丰富 , 虽然从未皈依佛门 , 但作为一个悟性极高的知识分子 , 同时又作为一个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怀才不遇之士 , 他不可能不对当时最时髦的新思想——佛教本能地感到极大的兴趣 。他曾沉浸于佛典 。《法苑珠林》称他“每读佛经 , 辄流连嗟玩 , 以为至道之终极也 。”正因为他既迷恋佛教又有极高的文化教养和音乐才能 , 所以 , 他才具备“遂制转赞七声 , 升降曲折之响 , 世之讽育 , 咸宪章焉”的资格 。
中国古籍中谈及作曲 , 常有“闻天乐”、“得神授”的说法 , 这或许出于古人对音乐创作的崇拜心理 , 也可能系古人为了追求一种神秘化效果而有意制造的氛围 。具体到这两段记载 , 则包含着一种曹植所创佛曲与天竺佛教音乐有关联的暗示 。那么 , 曹植对中国佛教音乐的贡献 , 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佛教的最初传播:佛教音乐先被张骞所引进】 问题的关键 , 在于如何理解“传声则三千有余 , 在契则四十有二”这句话 。
其实 , “契”字 , 原为刻写之意 。契者 , 书契之契也 , 是含有“记录下来 , 长久不变”的意思在内的 。这样 , 慧皎的话便很好理解了 , 就是“口传的曲调有三千之多 , 其中被记录下来的(很可能在慧皎时尚能见到的)有四十二首” 。
本来“契”便是写 , 把音乐写下来 , 不是乐谱又是什么呢?那么 , 曹植所用的乐谱 , 究竟是哪一种呢?我以为 , 很可能就是《汉书》中所讲的“声曲折” 。王先谦(1842-1917年)《汉书》补注解释“声曲折即歌声之谱 , 唐曰乐府 , 今曰板眼” 。“声曲折”以曲线状声音的高低婉转 , 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直观的 , 不甚精确的示意谱 。它虽不能像现代乐谱那样精确地限定音高音值 , 但却能为使用它的人起到某种程度的“备忘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