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历史上用朋友的头颅实现仕途梦的人

导读:人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虽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也不能否认个别人在利益“蛋糕”的诱惑面前,舍友而取了利 。在人们还称刘邦为沛公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用朋友的脑袋换取爵位的人,他正是说客郦食其 。有朋友该说了,这不管换啥,也不能用人头来换啊,难道郦食其的朋友身价过亿吗?呵呵,这事还真不好说 。咱姑且先讲一讲郦食其是何许人也吧 。
郦食其是陈留县高阳乡人,平时呢,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就是喜欢读书 。古今中外都一样,如果你既不外出打工,又不经商、下田耕种,仅靠当个什么宅男,每天都宅在家里看看书,然后怀揣着做公务员的梦想,那么一家人也只好等着喝西北风了 。郦食其就属于这种情况,已经年岁不小了,却还没有被用人单位录用 。怎么办好呢?他又没有什么手艺,便去找了份儿门卫的工作 。
你可别看郦食其一没钱二没权的,狂得很呐,这一般人嘛,他还看不上眼,呵呵,典型的一个凤凰腿,专门儿登高枝儿的料儿 。陈胜等人起事的时候,郦食其也曾想投在他们的门下搞出点名堂来,但又听人说这些人刚愎自用,做事不发扬民主 。这哪儿成啊,即使跟随了他等,也不会有出头之日的,不靠谱!前思后想,他索性哪儿都不去了,给它来个静观其变,找个铁饭碗 。有句话说得好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果然,恰好沛公刘邦带兵打到了陈留的郊外,并在那安营扎寨,等待进攻的最好时机 。就当时来讲,沛公正需要人手,尤其是知识型的人才 。因此,所到之处他都要打探当地是否有能人志士,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就是陈留一带的,而且呢,与郦食其是老乡 。嚯,老乡见老乡,那是两眼泪汪汪啊 。郦食其向骑兵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请求将其引荐给刘邦 。
初次见面,刘邦很不拿他当回事儿 。但通过郦食其的一番自我推销之后,很快刘邦就改变了对眼前这个读书人的看法 。不仅请他吃了饭,而且还问了一些有关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郦食其呢,觉得离自己的仕途梦越来越近了,也不藏着掖着的,尽可能地表现自己 。他对刘邦说:“您啊,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呢?讲得不好听点儿,您率领的部队充其量只是一批没有什么素质的杂牌军 。拢共还不到一万人,您凭这点实力就想打强大的秦国的主意,这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吗?据我所知,目前的形势是这样的,陈留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是天下的交通咽喉 。这儿的百姓生活富足,而且粮库里储备着很多粮食 。假如说您占据了这个衣食无忧的地方,会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刘邦听了不住地点头,然后郦食其又接着说:“我呢,与陈留县的县长是铁哥们,只要您派我去劝他投降,肯定能办成!否则的话,您再攻打它也不迟,有我在里边做内应 。”沛公心说,原来这些读书人也不都是吃干饭的,就这么办了 。于是,他派郦食其前边出发,他率部队尾随其后,等待消息 。郦食其不敢懈怠,连夜就去拜访了县长,见面便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主要内容呢,就是围绕秦王如何昏庸无道,各地民众纷纷造反等等 。希望老兄能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不然的话你就危险了 。谁知县长听了他的“谬论”很不以为然,还压低了声音反过来关照他说:“你可别乱讲话,这是要灭九族的呀!”
郦食其很不爽,我已投靠了动真家伙的大名鼎鼎的沛公,还怕啥呢,真是个不开窍的死榆木疙瘩 。那哥哥耶,您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反正我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了 。决不能丢掉这次绝佳的机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把你给做了得来 。他暗自盘算着,但外表却很平静 。哈哈,人各有志嘛!那我也不为难你了 。咳,不说这些了,咱哥俩好长时间没唠嗑了,今儿咱好好唠唠,其他的咱啥也不管,爱咋地咋地 。晚上两人一直聊到深夜,郦食其有心事,当然睡不着喽,为了敷衍县长朋友,只好假睡 。等到半夜时分,他手起刀落,朝着酣睡正浓的朋友就是一下子 。然后,拎起人头就出了城,见到沛公将事情的整个经过一一作了详细地汇报 。沛公大为高兴,用竿子把人头挂的高高的,意思是谁敢反抗,这就是下场,县长都这样了,你们又能怎样?所以,陈留县城一夜之间便因郦食其的到来成了刘邦的囊中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