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垕是一个好皇帝吗

如何评价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垕是个好皇帝吗
朱载垕总体来说是个好皇帝,继位后致力于革除弊政,还是做了不少贡献的 。
朱载垕从小性情贞静、仁义,很少张狂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 。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他能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 。这些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去世后,朱载垕登基继承皇位 。即位后,朱载垕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一改朱厚熜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 。
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 。冒死上书的海瑞,这时始获释出狱,恢复官职 。同时严惩方士,并罢除一切斋醮,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等阁、玉熙等宫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 。
施新,即“正士习、纠官邪、安民生、足国用” 。所谓“正士习、纠官邪”,就是整治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 。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贪官罢免官职,对于“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 。与此同时,又蠲免救济,减少了百姓灾后的痛苦,抑制土地兼并,一方面限田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另一方面清田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
革弊施新取得了比较大的实效,使得朱载垕时期乃至其后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反照的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重大的改观 。可以说,朱载垕在使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当然,这一切并不完全都是他的功劳,更多的是大臣们努力的结果 。当时的明王朝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而朱载垕也颇有齐桓公的风范,对大臣礼遇谦让,用人不疑,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
稳定边防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朱载垕统治期间也并非太平无事,因为他的父亲明世宗朱厚熜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安的边疆和海域,但他能够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和巩固边事海防,创造了一个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的环境,这是前朝所没有的,也成为他当政时期比较突出的一点 。
明人绘《胡人出猎图》明人绘《友松图卷》北部边防:朱载垕在位期间发生了“庚戌之变”,这是蒙古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入侵 。蒙古骑兵从山西方向,土蛮部队从卢龙、滦河方向进逼北京,朱载垕急调边兵放弃防地,入卫京师 。不过蒙古人并没有进攻北京,只是大肆掳掠了一番而归 。此次事件着实吓了朱载垕一跳,从此使他更加关心北部边境防务,注意加强军队的训练,巩固边防 。
后来,朱载垕采纳了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 。他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 。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族大规模入侵的事件 。另外,朱载垕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 。此时张居正在朝,戚继光在边,为巩固明朝的边防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的防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