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临终遗言神秘莫测到底有何玄机?

公元251年八月,一世枭雄司马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一年他已经73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从事枭雄这个高危职业的司马懿而言,他真的活够本了 。在具有相同资历的精英人物中,司马懿可谓硕果仅存者,当年的朋友与对手均已作古,人生至此,夫复何求?然而雁过留声、人过留言,司马懿老先生在临终前会留下什么遗言呢?
司马懿在临终之际告诫两个儿子要慎之!慎之!
司马懿的慎之到底是指什么呢?这一直都是争议的核心之一 。
史书是这样记录他的遗言的:“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 。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这番话司马懿是对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说的,大意就是我司马懿一生在魏国做官多年,位极人臣,地位够高了 。但是大家都怀疑我有异心,令我十分害怕 。我死之后,你们兄弟俩要好好处理国政,辅助皇帝统一天下,一定要小心呀!
下面我们推导一下司马懿遗言中的“慎之!慎之!”到底是指什么?司马懿想要儿子们在哪些方面慎之?
网络配图
第一、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都深知一点:早在曹操时代,司马家族就一直都是受到猜忌和怀疑的,在那个时代,司马家族应对曹家的猜忌就两招:演戏,装孙子;卖命干活,体现自己的价值 。
【司马懿的临终遗言神秘莫测到底有何玄机?】那时候,司马家族面对曹家猜忌与怀疑,都是司马懿一人独自搞定的,整个家族只需要切实执行司马懿的战略战术就能平稳着地,确保安全,事实上司马懿也是完全达成了目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
此时此刻,司马懿就要驾鹤西去了,于是司马懿告诫儿子们:曹家的猜忌并未完全去除,需要一如既往“慎之!慎之!” 。
第二、其实早在司马懿在世时,司马家族和曹家就已经开撕了,这个有历史为证 。
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早在两年之前,也即为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为了把持大权,发动政变杀死了曹爽 。
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祭扫明帝高平陵(在洛阳南)之机,发动政变 。夺取武库,派长子司马师屯兵司马门,自己和太尉蒋济出屯洛水浮桥,断绝曹爽归路 。救出被曹爽软禁的郭太后(魏明帝皇后),郭太后于是下令废曹爽兄弟官职,先声夺人 。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 。曹爽犹豫不决,最终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数日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族诛曹爽兄弟及亲信何晏、丁谧、毕轨等人 。
司马懿策划非常完美,堪称一步一个脚印,血腥屠杀忠诚于曹魏集团的各类政要,曹氏大权从此旁落 。
至此,司马懿就要驾鹤西去,料理曹家的路也铺的差不多了,但是毕竟只是夺了曹氏的大部分权力,距离天下改姓司马的路还很长,很遥远 。
曹氏是料理得差不多了,但是司马内部的权力分配方面,司马懿是无能为力了,也无法策划了,后面的事情必须“慎之!”,别走曹家的老路 。
第三,从后面的历史史实来看,司马懿的告诫是完全有道理的,我们来看看,司马家族夺权之后发生了什么 。
网络配图
到公元261年,司马家族杀掉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家嵇康为止,13年里大批的精英阶层遭到屠杀 。这段时期的中国北方,特别是上层官员们,其实是生活在血雨腥风的恐怖之中 。
作为老练的政治家,司马家族深知,仅仅依靠血腥屠杀,是不可能继续他们的统治的 。所以在大肆排斥异己的同时,司马家族也开始了对当时世家大族的拉拢,对于支持自己的世家大族,更是极为优容,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官给官 。